难忘的搭档

图片“搭档”夫妇合影

天水一方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老同学沈志文移居美国多年,虽经常来沪(他在上海某知名大学国际时装艺术学院执教),但因这几年疫情肆虐,防控严格,我们无法相聚面晤。自我6月中旬来到美国后,他常从纽约来电聊天,遂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40多年前,我和沈志文都是为了拿“敲门砖”以改换“门庭”而去混文凭的“爸爸生”。他长我一岁,是自学成才的摄影家,凭着在报刊杂志发表的许多优秀作品,于1980年代中期从工厂跳槽到中国纺织大学(现名东华大学),任服装系摄影教师。我弃仕从文,于1984年通过招聘考试进解放日报当记者。于是,沈志文就成了我发展的报社通讯员,两人成了搭档。
尔后,解放日报便经常有“陈斌撰文、沈志文摄影”图文组合的新闻报道,如:外国援华专家在江苏某地遭受重伤,经直升飞机急送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抢救脱险;中国纺织大学成立时装模特表演队,开全国高等学府先河;三胞胎姐妹勤学苦练,成为申城荧屏小歌星;全球著名的日本服装设计大师君岛一郞受聘为中国纺织大学顾问教授,表示要将自己全部的服装设计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中国同行,并向世界发出预言:“中国将用日本花了40年的一半时间成为时装王国”……等等。
其中,1989年秋冬之际的一次经历,虽然已过33年,但仍然难忘,至今历历在目。
那天晚上,我接到学长从现场打来的电话,立即驱车赶到绿杨村酒店。原来,有两桌顾客强烈不满酒店快刀宰客,一起等着向我投诉酒店违反物价政策的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证据。听完顾客意见后,我接着采访了值班经理,并当面核对了事实。第二天,我写的批评报道在解放日报发表,引起社会很大的反响。

图片


未料,这篇舆论监督的报道几乎给我带来“没顶之灾”。在既得利益驱动和利益团伙的策划之下,反舆论监督的伎俩叠出:原先承认“报道属实”,表示“接受批评”的饭店经理翻脸比翻书还快,指责解放日报“报道不实”。一些有权有势的人或当面或托人对我许愿拉拢,要我出尔反尔,发表“顾客反映与事实有严重出入”的连续报道。
原则岂能作交易?在遭到我的断然拒绝后,他们利用各种关系与渠道,一方面在某报公开发表为绿杨村洗白的文章,声称酒店没有违反物价政策乱宰客,与解放日报唱对台戏,颠倒是非,混淆视听;另一方面通过市属机关某工作人员以“内参”方式,向高层领导谎报情况,指控我“捏造事实,故意诋毁百年老店名誉,造成酒店营业额每况愈下”的严重后果。
为了达到“挖墙角”,使我被“严肃处理”的目的,市里一位副秘书长亲自打电话给中国纺大党委负责人,企图要沈志文按照他们的需要改变原来的说辞。面对软硬兼施,老同学坚持原则,理直气壮地回答:“我是陈斌联系的解放日报通讯员,向他提供线索、反映情况是理所当然的……”
那时,可谓“黑云压城”。但是,“城未摧”,我俩都无畏无惧,抵挡明枪暗箭,经受高压威胁。解放日报党委高度重视此事,周瑞金同志亲自挂帅,成立并领导调查组进行周密细致的调查,最终以充分确凿的事实和证据,认定“记者采访、发稿的程序是正当的,撰写的报道是符合客观事实的”,“有关方面的做法是不正之风的综合反应”。据此,解放日报党委向市委宣传部呈送了长达万余字的专题报告,以澄清对我的污蔑不实之词。我也向市委主管领导写信,陈述事情经过,并且直言不讳地对领导同志“不知实情而官僚主义地乱作批示”的工作作风提出了批评。
所幸,那时的市委领导同志能实事求是,能正视并尊重解放日报党委的报告,能听取当事记者的申辩,不仅知错就改,撤销了自己的批示,还委托宣传部一位领导对我“解释与宽慰”。最终使一些人的图谋破产,而我的新闻职业得以继续。
未过多久,绿杨村就莫名其妙地发生了一场火灾。有个同仁在第一时间向我通报了这场火灾,认为是“报应”。我听了心情很沉重,对他说:“这是国家财产的损失,不能有幸灾乐祸的心态。”
尔后,应法律咨询杂志主编周修睦之约,我写《绿杨村风波的前前后后》,详述了事情的全过程,披露了不正之风。我出的第一本书《新闻背后的故事》,有关于绿杨村事件的回忆。这场风波使我切身感受到“铁肩担道义”的阻力与风险,得到了宝贵的经验,从而增强了在以后行使舆论监督职责时的自我保护意识。

图片


沈志文有敏锐的“新闻眼”,不仅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社会动态和人间有新意的景象,而且擅长抓拍人物稍纵即逝的神态和具有性格特色的神情。1985年劳动节前夜,我俩应邀在上海杂技场观看文艺表演,忽然发现后面坐着上海市委书记芮杏文和上海市长江泽民——他俩刚刚履新,许多观众还不认识新上任的领导。沈志文悄无声息地选择角度,迅速按下快门,将瞬间变成永恒。我至今清晰记得照片两位领导同志身体后仰、眉毛上扬、捧腹大笑与市民同乐的神情。
1987年盛夏,有关部门为保障老艺术家的健康,特意安排刘海粟夫妇下榻衡山宾馆避暑,我约沈志文同去采访。在中国美术界,刘海粟以敢开一代新风为先而著称,老人家侃侃而谈,叙述了自己波澜起伏、饱经风霜的从艺生涯,陈述了四次恋爱婚姻的经历,畅谈了十上黄山写生圆梦的故事。

图片


老人的一生始终与中国美术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无论是美术创作、艺术理论、还是美术教育,都富有创新开拓,正如柯灵先生所说:“治白话文学史,不能无胡适、陈独秀;治新文学史,不能无鲁迅;治新电影史,不能无夏衍;治新美术史,不能无刘海粟。”
就在主客倾心交谈中,沈志文已多角度多方位抓拍了许多的特写镜头。采访毕,我撰写了长篇通讯,配上了沈志文摄影的多幅照片,供报刊登载。照片生动彰显刘海粟“艺术叛徒”的形象和与生俱来的“离经叛道”的精气神。夏伊乔女士很满意,主动提出要丈夫赠画,我俩委婉谢拒了。

图片


有“东方夜莺”之称的朱逢博音色甜美、圆润、亮丽,其演唱的许多歌曲,是家喻户晓的经典。1985年,朱逢博创建了中国首个轻音乐团——上海轻音乐团,并担任团长。那时的中国社会,“一切向钱看”甚嚣尘上,文艺团体演员“走穴”成风。为了凝聚人心,留住人才,发展中国的轻音乐事业,这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毅然“下海”,在新华路上租房办起了“逢博酒家”,期望能为单位多增加经济效益。
孰料,走“以副养文”的道路并不平坦顺利,不到一年,先后与装修工程队、房东和经营合作的台商发生了官司。为了解这些纠纷的是非因果,总结文艺明星下海经商的经验教训,我约沈志文一起采访这位陷于苦恼与麻烦旋涡中的歌唱家。在酒家二楼的办公室,身心憔悴的朱逢博一五一十、如诉如泣地叙述了纠纷的来龙去脉。经过一系列采访,我以朱逢博下海后的苦恼为主线,撰写了相关的通讯和案例分析报道,分别发表在解放日报和北京、上海的法律杂志上,同时配了沈志文拍摄的展现歌唱家风采神韵的照片,既突出了现场感,又增强了可信度。

图片


不少观众以为周洁是因在电影《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里饰演丽妃而声誉鹊起,其实不然。生于浦南奉贤的周洁聪慧漂亮,12岁考入上海歌剧院学馆,半年后就成了“女一号”角色,先后主演了《半屏山》《凤鸣岐山》《小刀会》《木兰飘香》等大型民族舞剧。1987年春夏之交,我约沈志文去常熟路上的上海歌剧舞剧院,在排练厅现场采访周洁和她的团长兼导演李仲林。那时,周洁给我的印象是美丽、年轻、大方、坦诚,趁她神态自若答问之机,沈志文抓拍了多个镜头,勾勒了“贵妃”窈窕身姿的曲线,凸现了舞蹈家端庄俊秀的气质,这些照片为我的文章增加了对读者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沈志文不仅为我采写的许多新闻特写和人物专访配发了“浓抹淡妆总相宜”的照片,达到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效果,而且为我提供了不少新闻线索和采访对象。我先后在解放日报、宁夏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有关“江南灯王”的文章,帮我与这位回族高级工艺美术师牵线搭桥的便是沈志文。

图片


何克明生于19世纪末年,13岁开始扎制灯彩的生涯。他无师自通,又擅长别出心裁,制作的灯彩既富有民间故事特色,又蕴含民族文化底蕴,有的作为国宝收藏于博物馆,有的作为国礼赠送与外国领导人。沈志文拍摄的照片,完美定格了“江南灯王”饱经风霜的形象,老人慈祥的目光,微笑的面容、飘曳的长须,传神感人之极!
采写何克明成为我与宁夏日报合作的契机,顾页总编辑特约我为该报的专栏撰写杰出的回族人物。上海人才荟萃,精英辈出,我采写了10来位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个个都是回族精英俊杰,而他们的照片大多由沈志文拍摄。众所周知,文汇报在海内外具有很大的影响,其“一把手”马达是中国新闻界锐意推进改革的风云人物,也是一个回民之子,我向他提出了采访的请求。

图片


这个当年被上海市委第一书记陈丕显称赞为“高速马达”的老前辈马上给了我回复,在电话里快言快语道:“我14岁参加革命,一当兵就在新四军搞新闻,这几十年来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经历的事不少,想说的话也很多。小老弟呀,我感谢你的好意,心领了,但是……”他停顿了一下,用坦诚的语气说:“我要实话告诉你,我这个老头现处在风头浪尖,不是接受采访的时候,也不宜自我介绍,因此请你务必理解、谅解……”对马达的采访未能实现,成了我新闻生涯中至今仍觉遗憾的一件事。
1985年5月19日,国家男足在香港“走麦城”,痛失出线权,全国球迷为此痛心痛肺,彻夜难眠。值此败军之际,一代名将年维泗临危受命,第五次执掌中国男足帅印。次年,为备战亚运会,他率队来上海沪西体育场进行热身赛,老同学在第一时间通知了我。原来,沈志文的父亲是年维泗的“铁杆粉丝”,而且一直与“中国足球之父”保持着经常的联系,全家老少与他有着深厚的友谊。正因沈志文与年维泗有这种“忘年交”的特殊关系,我得到了独家采访的待遇。

图片

沈志文(右一)和徐根宝(右二)、年维泗夫妻(右三、四)合影
年主教非常坦诚地陈述了中国男足的弱点、困难和现状,十分客观地分析了面临的强手与小组态势,毫无忌讳地预测了参赛可能的结果。年维泗表情凝重,语气沉稳,慢条斯理,喜怒不外露,然而我分明能感觉他承受着的巨大压力和内心难言的悲壮。根据采访内容,我写了《中国队无球星,年维泗叹苦经》,发表在解放日报,并被长江日报、温州日报、宁夏日报和贵阳晚报等报刊转载。

图片


尔后,我又根据沈志文及其家人提供的许多生动的素材,配上沈志文拍摄的照片,在多家报刊介绍了“绿茵场外”的年维泗,描述了一代足球名将与国家游泳队女队员黄帼会对待爱情、亲情、友情的态度,处理家庭、工作、事业的准则,以及荣获国家级模范家庭称号的故事。文章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我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好评。
沈志文善于结交各界人士,我对已故闻名海内外的华人艺术家陈逸飞仅有过的一次采访,也是他联系的。那是陈逸飞在纽约时报对其作品给予好评之后,从美国“衣锦还乡”,刚到上海。老同学打来电话,说:“陈逸飞很希望有主流媒体记者采访他,我推荐了你……”
三言两语约定后,我与他迅即前往静安宾馆客房。入门,便见桌上、床上堆满了画家从各地采风归来的彩色照片和柯达胶卷。陈逸飞毕业于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油画训练班,曾在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工作,1980年旅美后专注于中国题材油画的创作与研究。本报有不少了解他经历的同仁,我也有所耳闻。虽是初次谋面,我喜欢单刀直入,他愿意开门见山,因而采访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顺利进行。

图片


他回忆了1980年赴美初时身上仅剩几美元十分窘迫的困境,坦陈了结识哈默先生后自己命运发生巨大转折的经历。陈逸飞说到哈默时,突然问:“你们知道这个人吗?”我表示略有所知,并告诉他:这个哈默是世界上第一个敢冒风险与共产党国家做生意的美国商人,1921年初夏,他到俄国访问,发现俄国粮食缺乏,饥荒严重,饿殍遍野,然而国内大量的白金、宝石、毛皮却卖不出去。他想到此时的美国,丰收的粮食却积压滞销,遂萌生了大胆的设想,并通过与列宁的直接会谈,最终双方签订了易货贸易合同。于是,哈默一手向俄国大量出口美国的粮食,一手从俄国进口美国需要的矿藏资源,既帮助苏维埃政权度过了危机,自己也因此发了大财,成了闻名的富翁。
哈默也是一位著名的艺术品收藏家,以举办展览为桥梁,沟通西方与东方艺术、文化的交流。陈逸飞正是通过“哈默画廊”举办作品展而在美国一炮走红的,他没有料到我了解哈默其人其事,连声称赞。善于察言观色的沈志文立即为我“敲边鼓”,说:“我这个老同学不仅涉猎的面比较广,而且记性特别好,几乎过目不忘……”
其间,他有时起身选择角度拍照,有时坐下插话补充提问,我俩一搭一挡,互相配合默契。临近结束时,陈逸飞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不要披露他用摄影代替写生。我俩都知道,那时进口彩色胶卷在国内是稀罕商品,冲印放大的价格不菲,一般人家都消费不起。我俩承诺,缄口不言。如今陈逸飞已作古17年,事过境迁。我认为,随着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写生之法理应与世俱进,不能墨守陈规,陈逸飞领先一步,用摄影代替写生也无可厚非。
雷允上是一家老字号药店,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由吴门医派名医雷大升在苏州始创。280多年来,秉承“精选道地药材允执其信,虔修丸散膏丹上品为宗”的祖训,至今已发展成拥有十几个门类、几百个品种的庞大的中成药体系,时有“南有雷允上,北有同仁堂”之说。雷允上所研制的“六神丸”,能清凉解毒,可消炎止痛,药效显著,故被誉为“神丸”,是我国四大保密药方之一。
经沈志文牵线搭桥,我采访了雷允上的传人——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上海市药材公司副总经理雷传湛先生及其堂弟雷传洪先生,撰写了《小小药丸走天下》等文章,介绍雷允上的前世今生,传播中药瑰宝的奇效,被人民日报海外版和华声报采用。我不仅与雷氏传人结下忘年交之友谊,而且与雷传洪的女婿郑忠良成为知心的朋友。

图片


我与沈志文搭档的事例很多,采写的对象涉及各个领域,有摘得世界杂技比赛桂冠的女选手,有在医学领域攻坚克难的科学家,有勇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家,有敢于创业的巾帼英豪,有带头移风易俗的革命老前辈……
“咯嚓”一声,定格永恒,用方寸展示大千世界;“嘀嗒”之间,留下真实,以黑白反映多彩人生,这需要摄影家厚积薄发的真才实学和实践磨砺的过硬技巧。过去,国内报刊都没有彩印,使用的全是黑白照片。而黑白照片的拍摄和暗室制作,尤需娴熟的功夫。沈志文的作品,于黑白的深浅中显示色调的丰富层次,在光线的强弱中呈现表情的细微差别。其巧妙的构图,合理的比例,恰当的留白,拓展了观赏的空间,给人有栩栩如生的感觉。
沈志文给我的印象是为人低调、谦虚,身为教授,却从不以摄影家自诩自吹;他学有所成,授有所果,已在中国和美国已经出版了多本摄影画册和有关摄影理论与实践的著作,却不自擂张扬。
我本是报社的政法记者,在新闻生涯中多次跨越条线的“篱籓”,采写了许多独家新闻,难免个别人会有微词,认为我“越界”“踩线”。对此,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陈念云同志很不以为然,在编前会上指出:“记者虽有分工,但条线不是限制逾越的鸿沟,陈斌所发的新闻都不是跑条线记者拿着请柬去采写的,而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是各部门记者都可以采写的。有些人与事并无明确的条线界限,往往是交叉的,看记者选择什么角度去报道。比如对步鑫生及其工厂,农村部可以探讨乡镇企业承包,工交部可以围绕销售如何面向市场做文章,党政部可以挖掘经济纠纷的原因……因此,不能画地为牢,要鼓励记者积极捡漏、补位。”
时任解放日报党委副书记、副总编辑的周瑞金同志也在会上强调:“记者要有抢新闻的敏感度与积极性,要有强烈的射门意识,陈斌不是‘越位’,而是‘补位’,只要有球在脚前,他就往门里射……”
当时听到这些话,我心里感到很欣慰,更坚定了自己“补位”“捡漏”和“射门”的从业态度。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三十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抚今追昔,感慨良多。我想,过去之所以能采写这么多独家报道,一个重要因素,是我有信息“报料员”和采访的助手,他就是沈志文——我的老同学、好搭档!
 2022年10月8日于奥斯维戈湖

作者/陈 斌

推荐/李功韬



轮值主编:韩好、成才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