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斯时多幸运 愿得此生长报国

    多年前,一些人曾经对我痴迷于用信息化来解决贫困的问题感到不解。如今,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信息化正在广泛、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身边多了许多志同道合的研究者,我的内心更加笃定而充满力量。

扶贫情结深深地融入血液

    我之所以长期专注于减贫研究,是因为与扶贫有着不解之缘。到民建中央工作之前,我是一名记者,采写过数百篇有关西部大开发的新闻报道。十年里,我多次深入甘肃、新疆、内蒙古、陕西、云南、宁夏等西部地区采访。在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起点地区之一的宁夏西海固,我喝过蓄水窖苦涩的雨水;在曾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的甘肃定西,和村民们一起种植过改变农民贫困命运的马铃薯;在一望无际的内蒙古大草原,与牧民一起挤过牛奶;在茫茫的毛乌素沙漠,与治沙能手一起栽种过沙棘……西部土地上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父老乡亲,深深地感动和激励着我。每每听闻自己采写的新闻报道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些许作用时,我都欣喜不已,既为自己的职业感到自豪,也更加珍惜这些经历带来的人生体验和感悟。

    我曾数次前往广西,行程近万公里,历时一载半,走进北部湾,融入北部湾,追寻祖国南疆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感受这片风生水起的热土开放开发的恢宏气势。踏遍八桂心相随,为伊消得人憔悴,我撰写了33 万字的专著《走进北部湾——一个记者眼中的中国沿海新一极》,向中国和世界报道了一个朝阳似火、生机勃勃的北部湾。

    我到民建中央工作后,从事过社会扶贫和定点扶贫工作,曾多次到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现黔西市)开展一线帮扶,当地贫困户的处境和渴盼脱贫的眼神对我触动很大。在此过程中,我对扶贫开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国扶z开发进程中面临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带给我更多的思考。可以说,探寻西部地区如何脱贫致富的情结,已深深地融入了我的血液。

研发难度之大超出预期

    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对正在武汉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我给予了深刻的启示。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而从提出精准扶贫方略到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只有七八年时间,如何实施好精准扶贫方略,是政府部门以及学术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我将研究方向确定为“精准扶贫的路径探索”。

    经过研究,我发现,实施精准扶贫难点在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化管理在这方面大有可为。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新技术、新手段,更是潜力巨大的新产业、新经济。然而,精准扶贫信息化管理作为一项新的实践探索,国内外并无先例可循,如何充分应用信息化管理的理念和技术,设计出既符合科学规律又满足精准扶贫实际需求的信息管理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将研究方向进一步聚焦为“精准扶贫信息化管理”。

    经过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我认识到,精准扶贫方略的实施对于推动中国减贫进程意义重大。精准扶贫信息化管理是中国减贫实践的独特创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了积极作用,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是人类减贫实践的宝贵财富。脱贫攻坚胜利收官之后,精准扶贫信息化管理仍可以继续发挥作用,从精准扶贫信息化管理拓展至减贫信息化管理,站位高、内涵深、外延大,这对于进一步探索人类减贫的新路径具有积极意义。此外,现代意义上的管理一般都要通过管理模式来进行顶层设计,在减贫领域也是如此,需要恰合的管理模式来实现减贫效率的最优化。然而,相关研究成果十分少见。在中国知网等文献数据库查询,几乎搜索不到有关精准扶贫信息化管理模式或减贫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文献。对于初涉此领域的我来说,如果研究出一套精准扶贫化管理系统是不小的挑战,那么提出有价值的减贫信息化管理模式更像是一座难以攀登的“珠穆朗玛峰”。

    在长期的学习和思考中,我从国内外减贫研究成果和经典理论中汲取精华,对实践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了减贫信息化管理“5+2”模式,在技术人员和扶贫志愿者的帮助下,研发了以“5+2”模式为理论基础的第一期应用系统——精准扶贫多功能“5+2”信息管理系统,获得了国家版权局颁发的多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与此同时,博士论文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以精准扶贫的信息化管理研究为主题的博士学位论文,顺利通过学校答辩,五位评委以“四优一良”的评分对我的研究给予认可。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还将精准扶贫多功能“5+2”信息管理系统作为参加教育部五年一度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测评的标志性成果参与测评,取得了良好效果。

    十年来,从理论研究到系统开发,再到将实践应用升华为学术成果,战线之长、难度之大,超出预期。首先,时间问题就是不小的挑战。我很热爱和珍惜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也努力实现自己的学术梦想。由于工作繁忙,只能利用有限的业余时间进行研究和写作。好在,工作与学业终究是相得益彰了。2017   年在机关公务员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回忆往,这期间经历的种种艰辛,无以言表。记不清多少次利用节假日奔波于调研的火车、汽车上,记不清多少个孤灯长夜与电脑为伴凝眉思索……

    十年来,做好这项研究成为我的一种执念。“精准扶贫”“信息不对称”“减贫信息化管理”这几个关键词从理论研究转化为实际应用,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我的生活。只要有比较新颖前沿的信息化或互联网技术的培训课程,无论是在北京、广州,还是深圳、武汉,我都尽可能找周末时间去听课。我平时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位于西单路口的北京图书大厦,有时带着干粮和水在大厦一呆就是一整天,如饥似渴的阅读有关扶贫开发、大数据、软件编程、信息化管理等书籍。在这里,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心里充实而快乐。在研发系统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地了解扶贫实践中的真实场景和实际需求,我利用一切可以支配的节假日奔赴减贫一线的贫困县、乡、村,与帮扶干部、贫困户拉家常、交朋友,他们的所思所盼带给我不少启发。每每听闻某个地方有一款扶贫软件面

市,就想方设法去现场看一看,有时乘飞机、坐火车、住宾馆,往返两三天时间,到现场也可能只观摩十多分钟,有时无功而返,即便如此,我也从没有气馁过。

    2016 年 1 月,我到广西开展扶贫调研后,为了赶时间和节约住宿费,乘火车连夜赶往贵阳。在火车站,我拖着装满调研资料的行李箱走在地下通道中,凌晨的贵阳天寒地冻,又刚下了场冬雨,火车站四处结冰。昏暗中,我一不小心连人带行李箱从十多米的台阶上滑了下来,摔得眼冒金星,左胳膊痛得动弹不得,幸得一位出租车司机把我送到了医院,经检查,我的左胳膊骨裂了。

    2017 年 1 月,正值系统研发的关键期,我白天单位工作很忙碌,晚上又连续熬夜,进行紧张的技术攻关。有一天和技术人员一直交流到深夜,对我的一些设计思路和理念,技术人员一时难以用技术路径来实现。急火攻心之下,一口鲜血咳了出来,那时才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已严重透支。那晚,我没有去医院,因为母亲还在家等我。我知道,这么晚没回家她一定牵挂着不肯睡去。我踉踉跄跄地搭了出租车回到家,母亲蜷缩着在沙发上,厨房的灯还是亮的,飘着熟悉的饭香。母亲看见我到家,连忙起身去厨房热饭。我就像做错了事的孩子,生怕她看出了我身体的异常。吃着饭,看着母亲花白的头发,心里愧疚起来。我参加工作后,大量时间都在忙于工作,这些年工作之余又痴迷于这项研究,鲜少陪伴和照顾她……一股酸楚涌上心头,我躲在厨房,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找到了知识报国之路

    在民建中央,我曾参与撰写由中央统战部编纂的《大道》《统一战线人物志》等书,在此过程中,犹如接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通过民建老同志的讲述,透过历史烟云,往事像一幕幕生动的画面在眼前徐徐展开: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黄炎培、胡厥文、孙起孟、荣毅仁、王光英

    等民建先贤追求爱国、民主、进步,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同舟共济……如今,一批又一批民建会员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他们在发展企业的同时热心公益事业,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诠释了新时代民建爱国、奉献的精神。在  2019 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的获得者中,就有曹德旺、王召明两位民建会员。爱国,是激励一代代“民建人”奉献祖国、回报社会的不竭动力。扎根在民建的土壤,我也更加坚定了报国之志——企业家可以捐钱捐物,知识分子也可以知识报国。

    全国两会期间,我曾连续多年被抽调到全国政协委员驻地担任新闻联络工作。虽然我当记者时曾多次采访全国两会,但如今随着岗位和角色的转换,视角也发生了变化。全国政协委员中人才荟萃、名人众多,每天约访委员的记者很多,为了把委员们的参政议政声音传递出去,我常和委员们沟通、联系,还现场聆听驻地各小组的分组讨论。政协委员们参政议政的热情和水平都很高,他们积极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不少提案受到国家相关部委的重视,有的还促成了制度性突破,有力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收集委员们有价值的建议、观点的过程中,留心委员们关注的领域和话题,也随着他们去深入思考,久而久之,我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找到了新时代知识分子的报国之路。

    2017  年 3 月 4 日,那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在北京会议中心驻地,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广大知识分子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刻苦钻研,勤奋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深地打动了我,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我决心为国家脱贫攻坚尽绵薄之力。

    从此,我更加投入地开展减贫信息化管理研究,并决定将研发成果捐献给国家扶贫部门,助力我国减贫事业。

比博士论文答辩还难的“大考”

    2017 年 7 月 21 日,国务院扶贫办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印发了《国务院扶贫办关于进一步克服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的通知》,要求规范统计报表制度,自  2018 年 1 月 1 日起,扶贫数据主要通过建档立卡信息系统上报,不再要求县以下单位通过其他渠道提供。而我研发的系统尚未用于实践,如果错过这个时机,几年的心血就要付诸东流。那段时间,我急得寝食难安,日渐消瘦。

    2018  年春节临近,一天深夜,我翻来覆去无法入眠,索性披衣起身,坐到书桌前,决定以书信的方式向国务院扶贫办领导汇报自己的想法。在信中,我谈了这些年来对精准扶贫信息化的思考,介绍了自己所提出的“5+2”模式,并表达了把研发成果捐赠给国家的强烈愿望。信写成,窗外东方泛白,已是除夕的前一天——2018  年 2 月 14 日。这封信,国务院扶贫办领导能否收到,我无从得知。

    没想到,春节假期过后,我就接到了国务院扶贫办相关部门的电话,对方表示,扶贫办领导对我的研发成果很重视,并做了批示,希望我能到国务院扶贫办当面详细交流。2018  年 3 月 28 日,我如约而往,详细介绍了“5+2”模式,展示了基于该模式搭建的应用系统。国务院扶贫办领导认真倾听,并不时与我交流。我完全放松下来,感觉这里没有职级之分,仿佛就是一次轻松愉快的学术交流。原本约定的一小时座谈时间不知不觉延长至两小时五十分钟。他们认为,我的研究成果有诸多可取之处,可以用于国务院扶贫办指导建设、主管的中国社会扶贫网的系统升级。这次座谈,改变了这套系统的命运,也才有了这本书的面世。

“5+2”模式获得认可

    2018 年 5 月 18 日,在国务院扶贫办的安排下,中国社会扶贫网举行了捐赠仪式,我将这套耗时六年研发的系统无偿捐赠给中国社会扶贫网。截至 2021 年 5 月 4  日,该网站注册用户累计  6535.24 万名,爱心需求对接成功 586.28 万个,收到爱心捐款  4.28 亿元。这些数字背后凝聚着无数扶贫人的汗水,我感到这项研究是自己有生以来做得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2018 年 10 月 25 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指导,中国通信学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  2018“网络扶贫典型案例交流会”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举行。会议发布了全国网络扶贫优秀论文和全国最佳实践案例,我撰写的《基于信息化发展视角下精准扶贫的策略研究》论文获一等奖,《舍我其谁   勇于担当——杜萍同志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展网络扶贫实践案例》被评为    2018 年网络扶贫最佳实践案例。作为应邀嘉宾,我在论坛上做了主旨演讲,介绍了“5+2”模式的理论体系及实践应用等情况。

    2019 年 10  月 14 日下午,我参加了由国务院扶贫办主办的2019年中国扶贫日分论坛“榜样的力量:致敬扶贫人论坛”,做了题为《争做优秀的扶贫人》的主旨演讲,分享了“5+2”模式的研究历程、心得体会。演讲结束后,一些听众和我加微信,想进一步分享“5+2”模式,以用于当地的扶贫工作……他们对“5+2”模式的认可,让我增添了信心。

    “5+2”不仅是一种减贫信息化管理的模式,它在我的心中也是数百万扶贫干部“5+2”“白加黑”脱贫攻坚精神的象征。无数扶贫干部和软件开发人员共同的努力,让精准扶贫信息化管理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具有意义的历程需要被铭记。而且,在我国,绝对贫困已经消除,但相对贫困仍将长期存在;在世界,消除贫困之路依然曲折漫长。可以说,人类发展史就是与贫困不懈斗争的历史,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减贫始终是人类的一项长期任务。减贫信息是动态变化的,而减贫信息管理模式具有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我愈加坚定了为“5+2”模式撰写专著的想法。

开启人生奋斗的新领域、新起点

    研究减贫信息化管理的十年,是我有生以来最艰辛的一段时光。有人曾经问我,这项研究、这本书对我究竟意味着什么?虽然十年青春已不再,假如时光倒流,我还会听从内心的召唤作出同样的抉择。因为能够参与到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中,见证这一彪炳史册的奇迹,于我而言无上荣光。

    如今,细细品味,感慨良多。我用了多年时间进行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之后又在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进行提升,凝成此书。表面看,一篇论文促使我深度研究减贫信息化管理,提出“5+2”模式,并开发了应用系统;而正因为这套系统,我撰写了本书,缔结了一段与减贫的不解情缘。看似偶然,但实际上这正是我心中西部情结的升华。回想起来,从事记者工作的那些年,我到西部地区探寻摆脱贫困的路径,为广西北部湾的开放开发鼓与呼,积累了扶贫开发的第一手资料,为后来研究减贫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在机关工作期间,我曾专职从事扶贫工作,对扶贫有了专业、系统、全面的认识。走进学术殿堂进一步深造,让我能用理论的工具和宏阔的视角将思考转化为研发成果。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视野的开阔,本书几易其稿,历经磨砺,书名也由《精准扶贫信息化管理“5+2”模式》改为《减贫信息化管理“5+2”模式》,其间经历的种种煎熬无以言说。与其说本书是我研究减贫信息化管理十年的结晶,不如说是我人生二十年的破茧成蝶。

    业未央,路正长,奋斗永远没有终点。而今,我研究减贫问题的步伐并未停止,仍将结合工作实际持续研究,争取把“5+2”模式应用于防止返贫和乡村振兴信息化管理中,在促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勇毅前行。

(作者|杜萍)


轮值主编:韩好、成才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