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0多个人民日报夜班,带给他怎样的感悟和收获

今年6月15日,是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纪念日。人民网传媒频道“庆祝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系列访谈”今日推出第三期,人民日报要闻四版副主编、求证栏目负责人,主任编辑肖潘潘做客人民网,畅谈“我与人民日报”的故事。

人民日报要闻四版副主编肖潘潘做客人民网。


以下是访谈文字实录:

踩着改革创新的鼓点进入人民日报

13年平均每年200多个夜班

主持人:能不能先回顾一下您进入人民日报以后的职业生涯呢?

肖潘潘:我是2005年8月来到人民日报工作的,22岁,大学刚毕业。当时被分配到人民日报总编室政治新闻版,2012年调到要闻四版工作。到今年正好是13年,这13年,我一直在夜班,一个月要上两个星期的夜班,平均下来一年有200多个夜班。

主持人:上夜班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

肖潘潘:每天和大家的作息颠倒,但是很快乐,因为是为党报工作。说到刚入社的2005年,我印象最深的事情是报社在那一年启动了采编分离的改革,在之前设立视点新闻版、体育新闻版的基础上,又设立了政治新闻版、经济新闻版和文化新闻版。从各个部门抽调人员,编辑和记者分开,记者做好采的工作,编辑做好编的工作,可以说我们这一批年轻人是踩着改革创新的鼓点进入报社的。正是因为不断改革的原因,让我觉得人民日报非常年轻,不仅有年轻人不断加入创造活力,还有各种创新的栏目、点子。

说到这儿,给你介绍人民日报改革创新的一个小故事。当年我分在政治新闻版,主编是胡果,现在人民日报天津分社的社长。当时她当主编的时候提了一个理念,叫“栏目是版面的眼睛,要擦亮版面的眼睛”。在她的带领下,当时的版面开创了一个新的栏目叫“声音”,后来也荣获了中国新闻奖名专栏奖。当时栏目的定位就是报道不说官话的地方领导的讲话,这个栏目据地方分社的反映,和头版头条的欢迎程度是一样的。这个栏目这么多篇的报道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2006年4月24日刊登的文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言论,据我了解,人民日报是央媒中第一个报道总书记的这个理念的。总书记当年是这样说的:“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和谐,通俗地讲就是要“两座山”: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以看出,从地方到中央,总书记的执政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我也很有幸成为参与报道的一份子。

从2005年到报社以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改革一直没有断,创新一直没有停。我再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前几年,“给力”这个词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这样的头版头条当时引起很大的反响。这个词怎么上人民日报呢?当时一版的编辑,现在的一版主编李仕权在夜班的时候向领导提出了一个建议,这么一个小小的创新得到了领导的支持和认可,结果上了头版头条,从这点可以看出人民日报的领导对创新是非常包容的。

第二个例子是要闻四版的“求证”栏目,这个栏目是2011年的时候开创的,当时主要针对网络谣言、疑点事件进行报道。据中国传媒大学学生的调查,我们的“求证”是第一个出现的辟谣类和事实核查类栏目,我想说从第一来谈什么呢?体现的是人民日报不断创新、不断开拓,这是我对我入社以来职业生涯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人民日报是不断改革创新的。

安装40多个新闻客户端

保持对新闻持续的敏感

主持人:您目前为止整个职业生涯的回顾就是“改革创新”,这几个关键词在不断地贯穿其中。那么能不能给我们谈一谈您每天的工作都是做什么呢?

肖潘潘: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介绍一下人民日报的版面设置,可能很多网友不太知道我所在的要闻版是什么。人民日报分为三大版块,要闻版块、新闻版块和专刊版块。要闻版块包括要闻一版和二、三、四、六、九版,新闻版块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体育等,专刊版块则有理论、副刊、民生等。其中,要闻版块和新闻版块主要由我所在的总编室负责编辑,专刊版块由相关的专业部门负责。

要闻版和新闻版怎么区分呢?要闻版相当于《新闻联播》,新闻版相当于《晚间新闻》,这样就能分开了。

说到要闻版的工作安排,一般分为白班和夜班,白班的主要职责是搜索线索,寻找主题,时刻让自己保持新闻的敏感和对选题的观察。昨天我准备访谈的时候查看了下手机上安装的新闻客户端,各种新闻客户端我一共装了40多个。每个客户端都开了新闻推送,为什么这样做呢?是想保持对新闻持续的敏感,占有大量的新闻信息,避免在新闻到来的时候错过了它。

比如芦山地震那天是一个周末,我第一时间得到这个消息,然后马上跟地方记者联系,做了一些预案沟通,这种联系其实在后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对后面的安排有所准备。除了突发性新闻之外,还要根据版面的栏目进行选题的搜索,比如“求证”栏目针对的是网络谣言、疑点新闻,那一些重大谣言就不能漏掉,需要及时掌握和跟进。

夜班的话,我们是晚上8点半到岗,9点钟由报社副总编辑牵头,召开由各个版面主编参加的编前会,要闻版主编还要当面向副总编辑汇报当天版面的安排。之后我们的工作是编辑稿件、向版面安排稿件,同时走一些校对的流程。很多人以为夜班是按步就班的过程,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我们会遇到各种突发的情况。

比如说,我再举一个例子,天津港爆炸事故那天,当天是晚上11点钟左右的时候,微博上传来有这么一个事故的现场画面。当时我们觉得这肯定是一个重大新闻,应该要等一等,但是作为我们这种媒体,必须要搞清楚是什么情况,伤亡人数,而且还必须是权威来源,我们刷了一下新华社,没有发。我们怎么办呢?只好等,当时版面已经定了版,我跟值班副总编辑汇报以后,当时我记得是卢新宁副总编辑值班,她特别支持等一下这个新闻,因为重大新闻的报道,党报不能缺席、不能失语、不能乱语。我们等到凌晨一点钟,新华社和我们本报的稿子,同时发出了伤亡人数以及爆炸原因的权威消息,当时稿子版面都排好了,临时决定撤稿换稿,要把它登出去。次日凌晨三点钟我才离开了办公室,结束了夜班。

在接下来一个星期里面,我们也持续关注了天津港爆炸的后续,包括安置,包括各方面的情况,在我们的“深阅读”和“求证”这个栏目进行了充分的报道和解读,也得到了时任总编辑李宝善的肯定。虽然那一段时间我们下夜班的平均时间都在三点钟,但是我们感到工作的快乐,做新闻的快乐。

编辑是一个没有退路的工作

快乐在于堵住了一个又一个的差错

主持人:一说到夜班,大家首先想到人的身体生物钟上会有差异化的一个反应,在夜班期间还有没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小故事呢?

肖潘潘:夜班的节奏是特别快的,因为要走一遍又一遍的程序,还要保证不出错,而且还要争取早出报,报纸出晚了,读者不能及时看到报纸,我们还有一个争取早出报的问题。中间我们休息的时间是特别少的。

主持人:这对你们带来的挑战是什么?

肖潘潘:主要是紧张的节奏,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出错。因为我们出一个小错,实际上就是一个大错。而且对我个人来说,实际上快乐也在于堵住了一个又一个的差错。

给你举一个我印象比较深刻的纠错的故事。有一年一个重要稿件,里面在很不起眼的地方有这样一句话“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你觉得这句话有什么问题吗?很多人肯定都不知道,因为这句话特别不起眼,我们在夜班的时候,觉得有那么一丝疑惑,就是“常委会是不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我们就查了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找到了原文,人民日报登过,上面的第57条是这样表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也就是说常委会不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我们就做了改正,而且还通过记者通知了发稿机关和有关部门,避免以后再出错。这次错误,我印象特别深刻,因为总编辑专门批示肯定,说这是一次重大原则性的纠错。

我们常说一句话,编辑是一个没有退路的工作,我就是最后一道闸门,承担的责任是非常重的。每个夜班都是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同时不断要求自己,要提高自己,要完善自己,要加强知识的积累。像刚才那个错误,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不可能有嘎嘣一下的感觉。说到这里,我想介绍一下我们同事,我们有一个校对室、里面负责校检的老师在业内是特别有名的,像杨立新老师,他是《习近平用典》系列书籍的典故释义作者,平时也写了很多文字辨析的文章,向大众普及文字规范用法。作为编辑要向校检老师学习那种既埋头干事又抬头总结的作风。我记得有一位前辈说得好,“不总结,就像一锅温水,突突突,永远70度;总结后,温度就能升高到80度以上”。

参与《求证》栏目

发出真实、理性、客观、权威的声音

主持人:你刚才提到“求证”栏目,我们知道“求证”栏目是人民日报的品牌专栏之一,你又获得过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为栏目负责人,能否介绍一下这个专栏。

肖潘潘:这个栏目是集体的力量,除了我之外,还有要闻四版的主编袁振喜,还有很多编辑一起做的这个栏目。这个栏目的开创是2011年的时候,人民日报编委会决定在四版开创这么一个栏目。当时的大背景是什么情况呢?各种网络媒体蓬勃发展,但是网络谣言也随之而出,很多人饱尝“雾里看花”这种苦恼,许多凭空捏造的信息到处传播。

我举个例子,你应该对当年日本地震后咱们国内的抢盐风波很有印象吧,可能很多网友家里还囤着当年没吃完的盐,这就是海盐辐射这个谣言给大家带来的影响。可以说谣言给大家的生活带来特别大恶劣的影响,应该怎么办呢?我们领导提出来,需要主流媒体发出真实、理性、客观、权威的声音,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创办了《求证》栏目。我们在编辑栏目稿件的时候,对自己和记者提出了特别高的要求,比如说务必要多信源采访,一篇稿件不能只采访一个专家,必须多个专家背靠背采访,而且要相互论证。第二,务必要拿到第一手的证据,你不能是别人转手过来的,需要对一些敏感事件调查的时候,还要拿到原始证据,有录音的要拿录音,有材料复印要复印,拿到证据要回传给编辑核实。

有一年有一家媒体的记者写了一篇返乡记,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当时我们的记者赶到那个村子,找到村支书。村支书当着我们记者的面给那位写文章的记者打了一个电话,结果他在那个电话里承认自己没有回过家。虽然我们的记者把这段电话的录音传给了我们,我们还是让他找村支书周边的人再进行交叉论证,同时请村支书写了一个证明,我们基本上严谨到这个程度。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像去年网络媒体转的有一篇关于雾霾的国外论文,就是说咱们北京雾霾里面有耐药菌,所有的药物都不起作用。我们研究了网络媒体的报道以后,发现竟然没有一个媒体当面采访论文的作者,当时我们找到驻瑞典的记者,请他一定要赶到瑞典哥德堡大学里面去采访论文的作者。最后记者拍摄了面对面的视频采访,论文作者仔细澄清了所有的误解,而且他跟我们记者说,他听说自己的论文在中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是只有人发邮件给他,邮件也说不清楚,从来没有一个人说当面采访他,人民日报社的记者是第一个面对面采访他的。我们这样反复在证据上较真,坚决要求采访第一当事人,就是要确保对报道负责,对读者负责,如果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就是一失万无。

后来我们编了一本书叫《求证:用事实粉碎谣言》,一些精彩的幕后和思考都收录在这本书里面了。比如党报记者是如何调查取证的,一篇稿件要接触多少部门,怎样做到平衡报道,从中可以看到我们的一些思考。

主持人:的确在现在信息化的时代中,信息满天飞,老百姓很难来辨真假,就像你说的那句话雾里看花。在整个报道过程中,我相信您和您的团队已经摸索出一套方法和经验,“求证”栏目当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稿子是哪篇?

肖潘潘:这个栏目创办了七年多,几乎每一年都有让人印象深刻的稿件,产生巨大影响的报道也很多。刚才也介绍了一些,我想再介绍一组曾经获得中国新闻奖的一篇调查性报道。这篇报道叫《神秘的阿斯顿·马丁供应链》,是要闻四版编辑大范围调度、统筹国内国外将近10名分社记者一起参与采写完成的,充分体现了报社统筹策划、集体作战的特点,我简单介绍一下成稿的过程。

2014年2月份的时候,有一家豪车生产商阿斯顿·马丁公司宣布要召回将近1.8万辆的豪华跑车,他们直接在召回公告里指出,中国国内有2家公司在油门踏板臂上提供了假冒材料。值得关注的是,公告一发出,马上就有一家欧洲的媒体发布了一篇综述,这篇综述里有多少记者呢?有驻北京、深圳、香港、伦敦、法兰克福、东京、巴黎这么多地方的记者同时给他们回的稿,直接从标题、从正文指向的都是中国制造质量不可靠、中国制造不可靠,都是这样的话题。我们开始关注到这个话题,因为的确被“中国制造不可靠”这样的噱头吸引过去了。我们想一想,中国这么多公司,中国这么大的一个体系,即使有两家公司出点问题也不能代表中国制造就不行。

打击面太大了。但是我们请记者找到涉事企业,这个企业一直在喊冤,我们记者到实地看了看,厂房很小,几百平方米,根本不具备给大公司供应产品的能力,当地的监管部门也说查了海关的记录,他们从来没有向海外供过货,而且他们的确也不具备生产这些产品的能力。这样我们又到东莞找了另一家公司,另一家公司更有意思,它所在的区域,管理方说根本没有这个企业,而且在工商局里也找不到所谓企业的名字,无论用什么词,综合查询,都找不到。我们找到这两个企业的情况,发现很有意思,觉得可以继续跟踪下去。这样我们利用驻外的优势,请了英国伦敦的记者和驻香港的记者,分头调查那家企业的供应链,发现它是三级供应,一级供应商在伦敦,我们找到的这个供应商,坚决不接受采访。二级供应商在伦敦、深圳和香港都有办事处。我们找到伦敦的办事处,它在离伦敦160多公里的莱斯特郡的城郊,记者开车过去,发现是租了公司的一个办公位。我们记者问了周围的人,说很久没有看到这个人出现。在深圳的办公点,我们看了一下,刚刚搬空。在香港,我们找到业务网页,根据地址一看,也没有人。总共查下来供应链的情况呈现出来,读者就能看得一清二楚了,我们在整个调查中没有加一句评论的话,就是把上面了解到的信息原原本本告诉读者,只不过在最后我是以这样一段话结尾的:“针对记者对阿斯顿·马丁是否对供应链存在监管不利的提问,阿斯顿·马丁这样回应。阿斯顿·马丁对供应链的管理非常严格,并且始终都与行业内最优秀的伙伴们合作”。我们一句话都不说,由他自己的话,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二天我们又推出了《阿斯顿·马丁不能推卸责任》的分析报道,进一步理清了其中的责任,给这个报道划了一个句号。这个报道得到了中国新闻奖调查性报道的奖项。为了采写这个报道,我们记者非常辛苦,像伦敦的记者、香港的记者,总的算下来,一天的行程差不多超过800公里,还拍摄了视频、照片,做成融媒体的报道,在人民网上还发布了视频新闻。后来影响也很大,国内有数百家网站转载,人民网、新华网、新浪都转载了,关键是国外的媒体也进行了转载。路透社、华尔街日报都做了报道,咱们中国日报网站和新华社对外部也编译了对外稿。

主持人:确实是印象最深刻的稿件,您觉得“求证”栏目影响力最大的又是哪篇稿件呢?

肖潘潘:我介绍一个之前做的系列报道,《探析PX之惑》。2013年前后PX可是火了一把,种种原因吧,让大家特别的关注这么一个事。正好在热点事件之前,我们已经在着手关注这么一个话题了,我们实际上在2012年开始就调研这个PX的事情。2013年当时国内各种事件起来之后,我们觉得是报道的时机,需要解疑释惑,给大家解释一下,把这个情况介绍一下。对这个产业,我们都需要有一个客观的调研。在这一年的7月30日到8月2日,我们推出了四篇报道,从各个角度,一点不回避大家的敏感疑问,比如说我们为什么要上马PX项目,欧美淘汰PX项目吗?我们不发展PX项目会怎么样,PX生产安全吗?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这些发达国家,他们发展不发展PX项目,怎样发展呢?我们PX焦虑怎么破解?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大家关注的。我们当时一口气发了四篇,我感觉效果很好,这组报道见报后,我们统计有福建、云南、浙江、四川很多省的地方政府把报道集结成册,作为相关部门和群众工作的参考资料,而且近几年,我感觉这个事情慢慢降温了,跟咱们做的科普和解释我觉得是分不开的。

媒体融合时代已经来临

探索从“事件”到“见势”、从“事情”到“事理”

主持人:的确是,新鲜事物一旦展现在人们面前,并且一些评价是带有威胁性的,大家就会恐慌,但是这种恐慌源于我们对它的了解不够,了解多了自然心中就踏实了。现在媒体融合发展非常快,您作为求证栏目负责人有哪些思考和行动?

肖潘潘:现在媒体融合时代已经来临,我们作为党报新闻工作者如何判断,如何作为,是我们必须严肃思考的话题。作为求证栏目,我们也认识到这几年遇到一些挑战,具体来说是三点。

第一点,经过近几年打击谣言的活动,大家对造谣传谣的危害性有了初步的认识,重大谣言少了很多。现在情况是,老谣言反复出现,小谣言比较常见。这种新特点,对我们党报的求证栏目来说,选题的数量的确是在下降,因为我们针对的是重大谣言、重大事件。

第二,一些重大谣传信息的辟谣,现在过程也发生了一个变化。现在网友通过众口讨论、接力质疑的方式获得这个真相,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信息真假芜杂,很多时候不是一下子告诉你结果,而是一点一点揭开真相。这样我们党报的求证新闻,要比过去更加快速、准确地获取权威信息,才能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这就是挑战之二。

第三,现在的媒体更加重视对网络谣言的回应,很多谣言基本上在传播的当天就被证伪,速度很快,报纸上的确比它有慢三拍的困难,这是挑战之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也做了一些思考,总结起来思考有两方面,一是从“事件”到“见势”。事件,新闻事件,见势就是发现趋势的问题。现在各种新闻事件层出不穷,既然我们没法跟着每一个新闻事件后面跑,我们能不能从一个个孤立新闻事件出发,发现它们的共性,发现它们的特点,从这个领域深耕下去,做出来的报道肯定是独家的,肯定是有价值的。

举个例子,我们2016年的时候做了这么一个报道,当时微博、微信热传一个小视频,是一个果农模样的人,不知道你有没有收到过。他拿着无籽葡萄,对着镜头说无籽葡萄都是抹了避孕药的,不能吃。就这么一个视频,当时在微博微信上,尤其在微信上转得特别火。这样的视频,当时我们本能的觉得可能不是这么简单,但是要去调查又很困难,因为这个视频没有地点,这个人是哪里的人不知道,这个人是什么身份,咱们只能看起来像一个果农,只能通过他的口音来辨别。另外发布是谁最先发布的,也很难追溯。我们花了大量功夫的查找,最后发现是石家庄的一个微博发布的,这个人的口音也是石家庄的口音。这样我们一般的人,追寻到这个地方就停下来了,差不多断了线,茫茫大海,海底捞针。但是我们注意到,我当时想到,在那一阵手机上关于生活提醒的小视频特别多,尤其父母最爱转发,比如“给螃蟹注射橙色液体”,“蒜苔蘸白色的酱”到底是怎样的,我们注意到这种现象,我们想能否从这个现象出发做一期求证。首先葡萄抹避孕药肯定是不存在的,我们当时采访专家,专家说避孕药是对动物起作用的,葡萄只能通过植物的激素起作用,是互不相干的。在这个基础上推出关注无主视频这样的话题,我们原创一个概念,像这一类找不到时间、地点、来源的视频,我们称它为无主视频,提出了对它监管的建议,这个现象也得到了其他媒体的跟进报道。东北的一家省级党报也跟进了报道,新闻业内的专家也对此特别肯定,在很多论文里也提到了对无主视频现象的监管。这是第一点,从“事件”到“见势”。

还有一点是从“事情”到“事理”。卢新宁副总编辑曾经对评论部的同志说过,评论关注点要“从事情到舆情”,既关注那些有热度、有代表性的事件,也要关注到不同群体对事件的认识、看法和情绪。我特别认可这个判断,因为接触求证做得多了以后,发现很多热点事件背后都是偏见和情绪的狂欢,所以我们党报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关注一个个具体的事情,还要梳理纷繁复杂的事情、舆情,要关注和解读事情、舆情背后的社会心态,发现社会问题、疏导社会情绪、引领社会共识。比如我刚才提到探析PX之惑就是这方面的代表,我们把这个事情背后的事理讲通了,读者自然就接受了,公众也就自然接受了。

锤炼四个能力

向一名合格的新闻人不断努力

主持人:您不管是做夜班编辑,做栏目,都是非常有经验的,您认为一个合格新闻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

肖潘潘:让我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比较惭愧,因为我虽然已经工作13年了,但是和很多新闻前辈比,我还是一个刚入门的小伙子,还在向一名合格的新闻人不断努力。我谈一下我个人对自己提的四个能力方面的要求,供大家批评和参考。

一是学习能力,要有不断学习的自觉。二是辨析能力,要有辨析新闻的嗅觉。第三是执行能力,要有执行到底的坚决。第四是合作能力,要有合作共赢的悟觉。前两个能力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从业过程当中,不断打磨完善的过程。我想特别说的是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对业务能力的学习提高,还有包括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我们只有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才能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好正确的舆论引领,这是我真心的感受。

另外,后两个能力,执行能力和合作能力实际上是一个人在一个团队中的能力。新闻工作很多时候,很多人感觉是单兵作战,实际上我们现在进入融合发展、融媒体的时代,很多新闻不能靠一个人完成。比如说我们现在在做访谈,幕后就有很多同事,大家是在一起合作,还有面对任务时候的执行能力非常的重要,这也是我切身的感受。这四个能力,我也一直在锤炼当中,跟大家分享,也希望跟大家一起提高。

新闻工作者、党报工作者、共产党员

牢记三重身份

主持人:您对人民日报人这个身份又有着怎样的认识呢?

肖潘潘:总编室的杨涌主任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我分享给大家。他经常跟我们说,要牢记三重身份,第一个身份是牢记我们是新闻工作者,第二,牢记我们是党报工作者,第三,牢记我们是共产党员。

这三重身份的关系,我自己理解的是,层层递进,标准步步提高。牢记新闻工作者是基本标准,要有高于普通人的责任和担当,要以人民为中心,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牢记我们是党报工作者,就是要牢记人民日报是党中央机关报,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我们要学会站在天安门上看问题、蹲在田间低头找感觉,做出与人民日报身份相称的报道。

牢记我们是共产党员,这也是我们做人做事的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219讲话中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我们作为新闻战线的共产党员,要不忘初心,在党言党,讲党性、讲政治,坚持政治家办报,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断提升能力水平。

点赞90后人民日报人

思想很活跃、能力很全面

主持人:作为80后人民日报人的中坚力量,您如何看待90后的人民日报人?

肖潘潘:这几年我们报社进了很多90后的同事,我非常佩服他们,他们思想很活跃、能力很全面。举个例子,我们团队里面有个编辑叫许诺,编、采、写、评、拍和剪,样样都在行,是一个全能型的编辑。编、采、写、评是编辑的基本功,可能很多人都会。他做得很好,评论还得到了咱们领导的肯定。另外一方面,他会拍摄和剪辑视频,还会制作动画。他到我们部门之后,在我们这几年工作中也发挥了自己的特长。

比如从去年两会开始,我们就推出了一个叫“融小闻”的动画人物,这么一个小卡通人物。由我们许诺来制作、写脚本、配音、制作视频、制作动画,最后在人民网人民视频刊登,效果很好,像今年两会期间,“融小闻”系列视频,据我们统计,最后浏览量差不多近百万。像许诺这样的年轻编辑,在90后编辑特别多,就不一一介绍了,他们有的主持节目特别幽默,还有的在小提琴、钢琴等方面特长突出,在报社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寄语人民日报70周年

新时代再出发

主持人:6月15日就是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纪念日了,您有什么样的话想对人民日报说呢?

肖潘潘:我们部门有一个标题研讨群,最近几天群里发起了一个活动,人民日报70年了,如果人民日报举办一个活动,请大家为人民日报做个什么标题或者写一个什么样的口号,当时我们大家都在里面写了很多自己的思考和话。

我写的是这样一句话:“一笔一划写春秋,七十载心向党。字里行间书风云,新时代再出发。”

一笔一划,人民日报的“人”字,是一撇一捺,也是一笔一划。写春秋,人民日报70年从来没有停过刊,70年来我们一直心向党,可以说是历史的见证。后一句“字里行间书风云,新时代再出发,现在我们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对咱们媒体人来说,处于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咱们国家来说,正站在迈向强起来的伟大历史新征程,在此风云际会之际,我们要在新时代再出发,创造出更大的成绩。我把这句话送给咱们的报纸,也送给大家。

(点开图片即可观看访谈完整视频)

(责编:成才 来源:人民网)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