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情怀与民生表达——作家铁流创作论

1.jpg       

(著名作家铁流深入基层采访民情)

2014年铁流可谓是双喜临门,他与徐锦庚合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先是获得第十一届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奖,接着又荣获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优秀图书奖;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民办教育调查》先是摘得第三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接着又夺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铁流成为了本年度报告文学界的一个关注热点。如果从1984年参加海军在新兵连期间在南方的一本刊物上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开始计算,铁流的创作生涯正好走过了三十年。

2.jpg

三十年来,铁流从一个初中毕业生成长为全国知名作家,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创作道路。他的写作,涉及小说、报告文学和散文、电影剧本等多个领域,而坚持最长久、成绩最突出的则在报告文学领域。他从涉足报告文学伊始,始终重视对大题材和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题材的采写,最终也在报告文学领域获得了成功。他的创作之路,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也颇具个性色彩。本文试对铁流的创作历程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和评述。

一、命运转机与创作历程

铁流原名李发成,现为青岛文联专业作家、山东作协报告 文学委员会副主任、第二届签约作家。1967年12月出生于山东莒县浮来山镇一个小山村农民家庭。父亲是个烈士的后代。莒县位于日照市西部,属于沂蒙山革命老区。铁流从小便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了老区革命故事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对沂蒙山革命往事颇感兴趣。因为家境贫寒,铁流从小便能参加地里劳动。在那个知识和书籍特别贫乏的年代,铁流对读书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尤其是对文学作品。他从一位叔叔家借阅了大量的书,甚至偷了父亲的钱去买书看。由于过分沉迷在文学作品里,他学习成绩并不好,甚至连高中都没能考上。多年以后,他又因为外语和计算机考试总是考不过,而长期未能评上文学创作高级职称。

在读初中时,铁流自发开始文学创作。他写出了自己的处女作——战争小说《山外根红》,因为没钱买纸,这部作品是写在一摞钉起来的烧纸上的。同学们纷纷传阅,都问他是不是抄来的。这,让铁流看到了自己作品的效果和感染力,他开始相信自己已经“可以投稿了”。

高中没能考取,铁流回到老家务农。因为不务正业整天想着写作,他受到了队长的严厉批评,也使父亲倍感失望。1984年,为了改变终生务农的命运,铁流参军入伍。他坚信文学可以改变人生,于是继续执着创作,终于开始断断续续地正式发表作品,受到了部队首长和战友们的关注。后来他也因此而留在军营,转为志愿兵,接着又提了干。这段时期,铁流创作的主要作品有“沂蒙山系列”小说,长篇报告文学《一个民办教师的故事》、《世界之梦》等。这些作品大都与铁流曾经的农村成长经历以及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是沂蒙老区革命历史和革命前辈的故事,更是他创作的重要对象。

写作让铁流看到了希望,也着实改变了他的人生。1997年,他被选拔到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98年毕业。在此期间,他采写了长篇报告文学《一个世纪之交的话题:中国“标王”的背后》,关注中国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投标与竞标,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一个时期中国经济改革的走向。该书1997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引起经济界和文艺界的关注。李炳银认为“作品揭示了现代商战的变幻风云,融理论思维与艺术品位于一体,是反映经济改革不可多得的报告文学”。

从军艺毕业后,铁流即调到北海舰队创作室任专职创作员。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尝到报告文学创作甜头并受到专家和读者的肯定后,他一发而不可收,从此几乎将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报告文学创作中去。多年后在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时,铁流说:“只有报告文学才能抒发我对社会的热情,能触动我的心灵深处。”

“多年来,我们之所以没有停下脚步,是心怀一份痴迷,胸揣一份良知,肩扛一份责任。”

1999年他的长篇报告文学《槌下硝烟》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2002年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驱逐舰备忘录》颇为畅销,广受关注,被全国多个省市列为中学生推荐读物。2004年他在《解放军文艺》11期上发表中篇报告文学《兵道》。2005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本色》。2006年在《报告文学》8期发表报告文学《一个中国士兵与他的模拟战场》,随后获得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是谁感动我们”全国短篇报告文学征文奖。2007年在《中国作家》11期上发表长篇报告文学《支书与他的村庄》,12月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作品研讨会,受到了专家们的普遍好评。该作品单行本2008年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获得《中国作家》首届鄂尔多斯文学奖和山东省首届泰山文艺奖,后由中央电视台改编为专题片播出。2008年铁流在《报告文学》1期发表长篇报告文学《蓝色畅想》。2009年他以不幸殉职的年轻艇长蔡一清为主人公创作的中篇报告文学《第一艇长》发表于《中国作家》10期。2013年与徐锦庚合作,创作出版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民办教育调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2014年与徐锦庚再度携手,创作出版长篇报告文学《国家记忆》,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其间,铁流曾在2011年2期《山东文学》发表中篇小说《槐香》,讲述了一位拥军爱军的红嫂不幸的人生,被《中篇小说月报》、《小说月报》转载,受到关注。

纵观近十几年来铁流的创作,可以看出,他主要的兴趣和发力点皆在于报告文学。对此他下了最多的功夫,可谓东奔西突,南北驰骋,不断地寻找新题材、新热点,探索新的突破和进步。而山东省向来就有深厚的报告文学创作传统和浓郁的报告文学创作氛围。上世纪八十年代李存葆、李延国、贾鲁生等人的创作都拥有全国性的影响。九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纪初,也有如王光明、姜良纲的《中国有座鲁西监狱》获得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苗长水、杨文学、赵德发、高艳国、许晨、王晓渝、王鸿鹏、谭践(谭培战)等一批报告文学作家都有作品受到关注。报告文学历来是文学鲁军的一支重要方面军。这种良性竞争和相互激励的创作生态,造就了山东报告文学作家优良的成长土壤。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作家铁流,其作品逐步受到专家的好评并最终获奖,可谓是情理中事,决非意外。

二、农村情结与军人情怀

铁流是一个农民子弟,是沂蒙山区的农村世界哺育了他的成长。他最初的文学教育和启蒙亦来自乡村。家乡赋予了他创作最基本的底色。与此同时,沂蒙老区革命故事的传统教育也让他受益匪浅。他最早的一些文学作品几乎都是讲述沂蒙故事,包括他未发表的处女作小说《山外根红》。这种特殊的成长环境奠定了铁流创作基本的价值取向:更多地从正面关注乡村和军队。而自从1984年入伍,到上军艺学习,直到毕业后去北海舰队创作室工作,2011年退伍,铁流有27的光阴是在军旅生涯中度过的。他对军队和军人无疑有着非同寻常的深厚情感。每位作家都有自己创作的根据地,那么,军旅生活和乡村生活大概堪称铁流创作的两块根据地,是他创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铁流从小痴迷于文学创作,其最开始的原因或许是出于兴趣爱好。到了后来,高中落第,回到村里帮助林队看护果园,因为他沉迷在写作的乐趣中,果园常常遭遇偷窃。队长很生气,把他写作的稿子全烧了,并且嘲笑他想当作家是不可能的事,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打地洞,农民就是种地的命。

这样的打击让铁流很气愤。而父亲一向教导他好好念书才能吃上白膜、娶上城里的媳妇,对他未能考上高中满怀失望。这些都促使铁流一心一意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在当时年轻而自信的他看来,文学创作一定可以改变他的人生。正是出于这样的想法,他参军入伍,并且继续勤奋创作。有志者事竟成。当他通过创作取得一定成绩后,又因为被推送到军艺文学系学习,更是从根本上确立起其一生的事业,就是以写作为生。

综观铁流的创作历程,可以看出,他创作的基本题材是乡村和军旅。从沂蒙山系列小说出发,他关注的是乡村革命和前辈军人特别是烈士和红嫂。譬如他的中篇小说《槐香》描写的就是一位热心拥军的红嫂槐花。当年她是解放军亲人用米粥救活的小女孩,成家后,解放军到村子里来拉练,她对军人无比热情,以至于引发了误解。而为了不让张排长受到她同他有暧昧关系这些谣言的伤害,槐花一次次地上访要求还证自己更是还给张排长一个清白。直到当年批斗她的当事人村支书都死了,她还在上访。最终,在安信访的帮助下,槐花找到了当年的张排长,弄清了事情的结局:张排长是因为紧急军务而撤离村子并非受到所谓他与槐花绯闻的影响。当张排长前往看望她之后,终于安心的槐花便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这是一个悲剧故事。它可以看作乡村和军旅题材的有机切合,既有朴实的农民形象,也有子弟兵的形象,凸显的是军民之间的鱼水情深。

铁流作品中有许多是关于军人、军队和军旅生活的。譬如他的成名作《中国驱逐舰备忘录》是关于中国发展驱逐舰历史的珍贵文学档案,细致梳理了中国驱逐舰艰难而沉重的发展历程,全景式地披露了驱逐舰部队建设的“内幕”和全过程,再现了人民海军峥嵘辉煌的历史。书中既有为了海军武器装备发展呕心沥血的国家领导人,也有普通士兵为驱逐舰试验遭遇惊心动魄九死一生的场面。这部作品的创作与铁流所服役的北海舰队有密切关系。可以说是他从自己身边的海军、潜艇人切入,描写军人和军旅题材。此后,他又写下了《一个中国士兵与他的模拟战场》、《蓝色畅想》、《第一艇长》等一系列以海军英模人物或者烈士为主角,以海军训练战斗生活为创作对象的作品。这些作品,既可视为作为一名海军作家铁流的职务性创作,亦是铁流深厚的军旅情怀所使然。正是因为心中装着沉甸甸的军人意识,自觉肩负着军旅作家的责任,他对海军投予了更多的关注和厚爱。2006年当北海舰队推出我国燃气轮机领域的“兵专家”朱桂全这一全国重大宣传典型时,铁流马上参与采访,很快便创作了反映其献身国防事业的报告文学《一个水兵的传奇》。同年他的报告文学新作《一个中国士兵与他的模拟战场》发表。2007年,当听说有位年轻的潜艇艇长蔡一清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不幸落水身亡的事迹后,铁流立即前去采访,写出了一部十余万字的报告文学《第一艇长》,2009年发表于《中国作家》杂志。在回顾自己的写作历程时,铁流自称:“20多年的从军路,20多年的文学之路,我之所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是笔下的人物震撼了我,是笔下的人物一次次打动了我,我热爱这片热土,更热爱着我笔下的每一个人物,我有责任为这片热土的人和事歌之、鼓之、呼之!这是我的价值所在、生命所系……”正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同事军人们怀着深彻骨髓的感情,因为这种骨子里的军人情怀,在他笔下立起了众多生动的军人形象,描绘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军旅故事。正如铁流所自述的那样:“农村这片土地养育了我,军营这片热土成就了我,我热爱这片热土,也有责任为这片热土抒写时代的旋律。”

作为一名农民出生的作家,铁流对自己的家乡,对父老乡亲的感情也是不言而喻的。这可以从他创作的基本选择中看出来。从较早的《一个民办教师的故事》关注民办教师现实处境,到《支书与他的村庄——中国城中村失地农民生存报告》关注城中村改造及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2013年铁流和徐锦庚合作出版的《中国民办教育调查》,2014年出版的《国家记忆——一本<</span>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则分别关注民办教育和乡村的农民革命。特别是《国家记忆》,讲述了山东广饶县大王镇刘集村和延集村等农民在《共产党宣言》和早期共产党员的鼓动下,掀起风起云涌的革命大潮的往事,实质上是关于山东农村革命风云的一面镜子。农民与战争是铁流长期关注和着力的两个重点,可算是他写作训练有素的领域,两位作者将山东一个小村庄的革命历史放到了全国农民革命浪潮的大背景中考察,发现了其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价值及意义,那就是:都是在《共产党宣言》等党的经典文献的明灯指引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组织有领导有奋斗目标有光明未来的革命,是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基本力量。农民革命的成功带来了新中国的诞生,这是一种朴素的又是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在《支书与他的村庄》“代后记”《我的农民情结》一文中,铁流一再直抒胸臆:“我的内心深处,涌动着一股对农民兄弟的深情”,“我是一个农民子弟,虽然在城市里生活了20多年,可至今还有着深深的农民情绪,对农村、对土地、对农民总有一种割不断的情愫”。

深厚的乡土情结,使铁流更多地关注社会的边缘群体和弱势力量,如城中村、失地农民,如渐行渐远已隐入历史深处的农民革命前辈,如乡村民办教师等等。而更为重要的是,在创作中铁流也始终贯彻了一个农民子弟作家朴素真实的情怀,譬如始终关注民生话题,关注每个国人的生存与发展。无论是写教育、高校,还是写拍卖竞标,经济领域的新事物、新现象,都是着眼于民生主题。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铁流的文字更多地呈现出一种朴素诚挚的、求真求实的特点。在他的笔下,很少华丽的辞藻或慷慨激昂的抒发,而更多的是一种老老实实的讲述与描写,是一种努力忠实于事实本身的记述和记录。这种素朴的文字,常常与作品主人公简朴纯真的性格相呼应,二者可谓相得而益彰。

三、多向度的题材开掘与主题选择

报告文学创作存在着几个基本的向度:向现实领域深挖,向历史题材掘进,向反思政论方向开掘,向纪传自叙方面拓展等。其中,向现实领域的深挖,又包括关注关系国计民生重大事件、重要工程建设和重点题材的时政报告,刻画时代精英、先锋模范人物的英雄报告以及关注社会热点焦点话题的问题报告等。报告文学创作的基本方法大致有记事、写人、叙史和反思等数种。作为一位主要从事报告文学创作多年的作家,铁流深知题材选择对于作品的重要性,因此他特别重视从社会热点和现实意义较大的方面入手选取写作对象。而一旦认准了自己选择的题材,他总是不遗余力下功夫深入采访,务求充分掌握素材和资源,写出一部有广度和深度的作品。

在1997年前后,央视黄金时段的竞标一时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铁流抓住这个时机,深入采写“标王”诞生的过程,挖掘其背后各种鲜为人知的“内幕”,与洪涛合作写出了《一个世纪之交的话题:中国“标王”的背后》。而由央视广告竞标出发,铁流又发现了拍卖这个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广泛了解世界及中国拍卖发展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拍卖业在大陆的复苏和重兴,铁流实际上已将拍卖业作为中国改革的一个必然产物或成就来看待,在军艺毕业后不久,即推出了长篇报告文学《槌下硝烟——中国拍卖业全景写真》这样一部全面反映我国拍卖行业现状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本书除了对央视广告时段竞标进行描述外,更是用大量笔墨反映邮票收藏、科技成果、书稿书画、电话车牌等吉祥号码、罚没品等特定物资,乃至于土地使用权、破产企业、古董文物等各种物品或资源的拍卖情况,确是关于各种拍卖、竞投标情况的全面扫描,反映的是我国经济领域一个崭新的事物及现象。与此同时,作者也理性而冷静地看待并描写拍卖业内存在的各种是与非、官司、问题等,深入思考了与拍卖相关的规范市场、健全法规等现实课题。在作者笔下,拍卖业自1986年重现以来,在各种非议与质疑中不断成长和突破,是伴随着改革进程出现的新事物、改革的一种衍生物,也是被改革不断推动着发展前行的;而拍卖业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人们某些思想观念的转变或变革。譬如,深圳、上海等地对土地使用权拍卖的大胆尝试,促使《宪法》对相关条款作出修订。而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泛滥,也引发了诸如侵占耕地、土地延迟开发闲置撂荒等问题。

《支书与他的村庄》是铁流在关注现实方面创作的一部具有转变意义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与此前相同,他继续关注社会热点和大题材,但是他开始转向更多地关注社会热点话题下人的生存处境,也就是关注人。正如作者自称:“在今天这个色彩斑斓的社会里,作为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都应该更多地去关注社会底层,关注小人物,关注我们的农民兄弟。”

这部作品的主旨是反映中国在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进程中出现了失地农民群体。土地是民生之本,农民失去土地就失去了生存的依凭。而现代化建设、城市化进程又必然或必须由一群农民付出失地的代价。在这样的背景下,这群农民的生存与发展困境便成了全社会理应关注的焦点。铁流在这部作品中,塑造了一位带领失地农民勇敢创业,走上一条自我造血、变革图强道路的村支书典型高新敏。城中村农民遭遇的最大问题是贫困落后,高新敏本身是个农民发家致富的典型,但是他个人富了不忘带领村民共同奔富裕。在克服种种困难阻挠之后,他和青岛达翁村的村民们开始不种地了而“种”商业,办乡村工业,把村民变成股民和股东,通过开源发展创造新财富,又运用这些财富不断造福村民,建设花园园林式的村容环境,营造和谐社会的氛围。作者实际上是将达翁村作为观察中国广袤乡村的一扇窗户,作为描绘数十年来中国农村兴衰变革历程的一个缩影,呼唤像高新敏一样大公无私、几十年如一日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领头人,也是在探索解决城中村问题的一种成功模式。在创作主题选择方面直接转向广大的农民群体,转向社会的普通人和弱势群体,这是铁流在现实题材选择方面一种自觉的转变。

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民办教育调查》是铁流向现实题材领域掘进的又一重要成果。这部作品关注1990年代以来风起云涌的民办教育主题。民办教育不啻于又一个“希望工程”,使数以千万计的学子圆了大学梦,接受了未来职业、人生发展比较完善和成熟的高等教育。《中国民办教育调查》将民办教育置于中国私立高校发展史和全国教育事业的大视野、大背景上来观照,从马相伯创立复旦公学到张伯苓创办南开大学、陈嘉庚成立厦门大学,直到恢复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改变亿万人命运,转而切入到高考之殇、高考之痛,自然地引出民办高校弥补了众多高考落榜生的失落,使他们终于可以拥有接受大学教育的平等机会,从而成长为更加有用的人才。如今,民办高校数量和学生总数均已占到全国总数的1/5到1/4。在全民高等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应该说,要用20余万字的篇幅描述全国600多所民办高校400多万在校学生的状况,写出民办教育三十多年来波澜曲折的发展史,这无疑是一项挑战性很强的创作,写作难度极大。作者清醒地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既从宏观的全局的层面概述国家高教改革的背景与全景,突出教育变革业已成为这个时代不可逆转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作者着重描述全国民办高校的整体概况及其生存处境,特别强调其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而在全面把握和宏观描写民办教育时,能够运用战略性眼光和全面综合的观点予以审视,进行反思与前瞻,客观分析其利弊、得失、优劣及发展困境、缺陷与不足。除了全局性的描述之外,作者尤其善于提取几个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民办高校个案来进行解剖麻雀式的描写。譬如对山东英才学院发展足迹的描述,几乎就是一部学院史。而英才学院的历史也从一个折面映射出民办教育整体的生存状况及发展历程——从开创时的门庭若市到经历校舍、资金的困难,从国家政策调整的剧烈影响到公办高校创办二级学院、高校大幅扩招的严重冲击,从政府扶持力度微弱到逐渐加强,从民办高校地位低人一等到一点点地争取到与公办高校更为公平、对等的权利……民办教育的历程,实际上也反映出全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侧面,构成全社会教改的一个缩影。

在刻画先进人物方面,铁流不仅塑造了像高新敏这样的农村致富带头人角色,更是大量关注军队中的杰出士兵和军官。如《一个水兵的传奇》对专心钻研技术献身国防事业的典型朱桂全事迹的描写。《第一艇长》对英勇牺牲的潜水艇艇长蔡一清的精心塑造。作为新型潜艇315艇艇长,蔡一清严格考核,对部下和自己都要求甚高。他或许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父亲和儿子,虽然爱自己的家庭却没能有足够的时间陪伴亲人,但是他绝对是一位称职的优秀的艇长。即便是在因为肠梗阻住院期间,他仍旧惦记着他的潜艇他的工作。他带领自己的团队一面严格训练,一面不断进行技术探索和创新。他关心爱护自己的同事,能够很好地凝聚全艇官兵的战斗力。最终他在大风浪中,为了检查艇身划痕和消声呐设备的状况而不慎落水,壮烈牺牲。铁流通过讲述蔡一清平凡而不寻常的事迹,凸显了军人的这种责任在肩、英雄豪气在心的威武和担当精神。

在向历史题材领域的开拓方面,《国家记忆》堪为代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委会对《国家记忆》的基本评介是:“该部长篇纪实文学讲述了陈望道翻译的第一版《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出版和传播的传奇经历,以此串联起共产主义的思想扎根中国、影响中国现代历史进程的故事。作品还原中华民族一个世纪政治革命的风云际会,塑造了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流血牺牲的共产党人群像,彰显了共产主义思想对20世纪中国命运的决定性影响。”

3.jpg

作者讲述的这段革命历史似乎很简单:在我党成立早期,一部错版的《共产党宣言》被青年女共产党员刘雨辉带到了山东广饶县大王镇刘集村,犹如一支火炬投入一片干柴,从此,鲁北平原上的农民兄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与抗争。这个题材新颖独特,作者又有诸多独到的发现和开掘。首先,这部《共产党宣言》竟然是历史上由陈望道翻译的最早的一个中文版本,而且书名还被错印成了“《共党产宣言》”。作为一件珍贵的革命历史资料,这本小书传承有序,确凿可信。作者引述党史等各方面专家经过审慎的考证,确定这个版本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其次,作者通过实地采访山东广饶县刘集村、延集村等相关当事人,广泛涉猎史料,发现了山东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发掘出了鲁北平原一段珍贵的革命往事,尤其是对早期加入共产党、参与大革命的众多人物的考证、挖掘与深入描写,丰富了鲁北革命历史或者山东党史的内容,努力还原历史的本真面目,鲜活记录中华民族一个时代、一个地区、一段历史的政治革命的风云际会,塑造了一批为了农民解放、国家新生而流血牺牲的共产党人形象。从这个角度上说,《国家记忆》在革命历史和中共党史的书写与开掘上功劳存焉,是对我党建党初期一段历史的可贵叙述与复原。

与此同时,作者并不局囿于广饶一县或者刘集、延集一个村庄,而是将这个颇具代表性的地方上所生的震天动地的革命,置于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上。作者从党的领导人周恩来念念不忘《共产党宣言》落笔,概述了我们党早期领袖与这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因缘关联,凸显了这部著作“就像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立志拯救中国的一代有志青年前进的方向”,对中国革命及近现代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接着,作者力图还原《共产党宣言》诞生以来所走过的“生命历程”:它是如何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完成的,又如何一步步地传播遍全世界,在亿万人心中激起共鸣与反响。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特别注意到了这本著作在今日的影响,它对西方世界和中国的影响,彰显了一部经典作品与日月同辉的不朽的思想光芒与精神魅力。因此,或许可以认为,作者的立意高卓,他们希望书写的实际上是《共产党宣言》的流传史、传播史,是其一百六十多年来在全世界,包括中国、中国农村所产生的广泛而长久的、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是《共产党宣言》的历史传奇。或者换句话说,作者是将发生于大王镇刘集村、延集村的革命历史放到了《共产党宣言》的传播影响史的大背景上来进行考察与书写,采取的是一种小中见大、有点有面、点面结合的创作方法。《共产党宣言》众所周知,但是它的“行走历程”,它的传播影响史,它对中国大地上的人们和事件发挥实实在在的影响,我们恐怕都难以知晓。因此,铁流和徐锦庚以文学叙事为载体所做的这种梳理、总结、思索,富于启示意义。这是一本书与一个村庄、一群人之间所演绎出来的一段历史传奇,这也是一部星火燎原的中国演义。因此,归根结底这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中国故事。我们随着作者的笔墨,重温了党的历史,重温了早期领导人如何在黑夜中摸索寻找光明,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火炬引入介绍到中国,并在中国广阔的农村与城市点燃起熊熊的革命烈火。这其中,一个个人物因为被赋予了思想,赋予了信仰、精神和灵魂,而鲜活生动起来,栩栩如生地站到了读者的面前。周恩来去世之前还在打听《共产党宣言》早期版本的下落,犹如一个巨大的悬念与伏笔,为后文发现早期版本及其历史奠定了良好基础。而译者陈望道以及与《共产党宣言》早期译本有关联的人物陈独秀、李汉俊等的命运沉浮、历史遭际也令人唏嘘感喟。参与筹划出版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我党的早期党员李汉俊,因与陈独秀发生争执而失去党内地位,参与组织“二七大罢工”,后来无奈脱党,脱党后却还被选举为候补中央委员,受到李大钊的诚恳慰问,不久即被国民党军警作为共产党首领杀害。然而,党的机关刊物却断然否认他是共产党员。1952年,李汉俊的家属才收到了由毛泽东亲笔签署的烈士证书。与其坎坷命运和不幸遭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陈望道一度亦曾脱党,并对党的工作缺乏信心,但作为我党的“有功之臣”,建国后却被任命为复旦大学校长,并被重新吸收入党,赢得了一个圆满的人生结局。在山东,在广饶县,在大王镇,《共产党宣言》同样改变了一群人的人生轨迹和命运。曾经担任孙中山先生随从副官并为之护灵的邓天一,最终被韩复渠捕去,慷慨赴死。中共最早的党员王尽美病逝于敌人的监狱中,邓恩铭亦被作为政治犯杀害。刘子久、刘良才等人在延集村成立了山东第一个农村党支部。1926年在外读书的刘雨辉带回了一本《共产党宣言》。先进分子发起成立了广饶县农民大会,办起了农民夜校。党的优秀干部刘良才发动农民长工与地主抗争,斗争地主,开展了“吃坡”、“掐谷穗”、收谷子、“砸木行”等最原始的斗争,将红枪会等改造过来,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胜利。以后又陆续成立了党的各级组织,展开了更为壮阔的抗争。因此,《国家记忆》实质上是关于山东共产主义传播历程和农民革命的一种历史书写,刻画了一批鲜明的共产党人形象。尤其是像刘良才这样杰出的农民领袖的形象,更是生动而传神。他与叛徒孔庆林斗智斗勇并最终将孔“坐实”成土匪而被国民党军法主任厉文礼枪毙的经过让人叫绝;而他最终竟被敌人钉死在城墙上示众,又是如此地悲壮与惨烈。

由上论述可见,迄今为止铁流创作基本的发力点是社会热点题材,两个基本向度是现实和历史,两大维度是乡村和军旅生活,出发点与落脚点是人和人的生存处境。正是因为他拥有比较明确的主体意识和创作追求,他的报告文学作品常常受到专家和读者的普遍肯定,也摘得了各种奖项。

四、深刻的反思意识和品质

批判性、反思性是报告文学重要的品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应该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对问题的剖析中引出启示或经验教训总结及建设性建议,充分彰显报告文学的现实价值和意义。而历史题材报告文学则可从史实史志中引申出历史的镜鉴,从前人与过去的是非、得失中发现对今人及未来有启迪意义的观点或结论。铁流在创作中,无疑深谙反思性不可替代的价值,在采访写作过程中始终贯注着一种自觉的反思意识,使多数作品焕现出一种反思的品质与色彩。

《槌下硝烟》在记述纷纭庞杂的拍卖万象及各种奇趣轶闻之后,对拍卖中的是与非、得与失进行了反思,特别是对拍卖市场的规范和健全等提出了一些创造性的建议。在《中国驱逐舰备忘录》一书的《尾章》中,铁流提出了“沉重的思索”:“我们李海洋有多远”。他所要强调的是我们国民的海洋观念还非常淡薄,亟需加强。海洋蕴藏着丰厚的资源,是军事、经济战略要地,是国土重要组成,只有掌握了海洋主动权的军队和国家,才能真正赢得自己的未来。这样的思考启人深思,也切中现实。

在采访和创作《支书与他的村庄》时,铁流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城中村改造再难,也难不过失地农民的再生存问题。在改造城中村的同时,我们是否想到了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呢?”[9]

正是出于这样的创作初衷,该作集中聚焦我国城中村现象,思考了城市包围农村、城市化进程对农民的切身影响;通过达翁村一个个案的剖析,提出了城中村自我发展的可行之路,也对失地农民的生存指明了一条光明大道,就是通过及时转变观念,从依赖土地生产转向倡扬工商精神。同时,作者通过高新敏这样一位优秀人物强调了一位好的农民带头人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显然,作者试图通过对达翁村兴衰变迁的剖析,提炼出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深度思考,为解决全国广大农村和城中村问题,提供鲜活的、可资借鉴的模式或范例。

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评委会在给铁流和徐锦庚的授奖辞称:“在《中国民办教育调查》中,作者满怀忧思,探究全民高度关注的教育问题。通过广泛采访和细致描写,全面深入地表现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前景,为民办教育正名呼吁,为国家永续发展摇旗呐喊。作品点面结合,正反相衬,对调查性报告文学的创新做出了可贵的探索。”

4.jpg

《中国民办教育调查》注意运用正反、成败两方面的例子进行对比描写,对我国民办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展开深入的思索。如果说,夏季亭、杨文创办的英才学院是艰难度过草创期的困窘、发展期的瓶颈而幸运生存下来并成功发展壮大的民办高校的典型的话,那么任靖玺创办的南洋国际学校大概可以算是失败的典型。作品尽量如实讲述了南洋教育如何从辉煌走向衰败直至破产的深刻变化,深入剖析其失败的社会根源、个人因素,指出其败走麦城,既有亚洲金融风暴、国家禁止收取教育储备金这样的外因,更有集团内部收不抵支、疲于创收盈利的局囿,以及主事者急功近利追逐利润的内因,不讳善不隐恶,不简单地褒贬相关当事人,体现了报告文学创作最可贵的冷静客观、严谨真实的精神。即便是描写如英才学院、黄河科技大学、西安翻译学院这样的成功典型,作者亦不回避其成功道路上经历的诸多艰辛与曲折,遭遇的或者面对的困难。在描写任靖玺的南洋教育集团时,着力凸显民办教育一代创办者、先行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同时揭示作为公益性事业的教育与盈利性企业双重身份激烈的矛盾冲突对于民办高校发展的束缚乃至摧毁。可以说,与生俱来的这两种属性在民办高校身上是共存的,如何协调好利益与公益是其能否生存发展的关键。这,也是作者的一个独到而深刻的发现。

而作为一部重温历史的文学作品,《国家记忆》同样指向现实生活,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当今时代,忠诚与信仰,重新变成了一个问题,再次成为了人们热议的一个社会话题。《国家记忆》通过表现一群用马克思主义信仰、用共产主义理想与信念武装起来的人们他们身上所焕发出来的精神光辉,告诉人们,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有理想的人生更有价值,我们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精神生活,重新树立起坚定的人生理想;要相信正义的力量,相信历史发展的潮流,自觉参与到推动历史前行、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中去。

五、回到文学本身

报告文学归根到底是文学而不是新闻报道或调查报告。近年来,报告文学的艺术性品质备受关注和强调。铁流作为一位从事文学创作三十年的作家,有着很好的创作训练和积累,在作品的艺术性上下了很大功夫,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与小说相似,报告文学也要讲好故事,塑造好鲜活的人物,要用生动感人的情节和细节去表现人物性格,凸显人物命运。铁流的小说《槐香》是这样的。一个小人物倾其一生只为证明他人的清白,直至安然辞世。这样的悲剧故事,这样的人生,无疑是动人的。而主角槐花也就在这些看似简单却触动人心的经历中矗立起来,一个性格正直、淳朴、感恩图报的农家女子的形象跃然纸上。

到了撰写《中国民办教育调查》一书时,铁流的文笔更加娴熟。在他的笔下,从事民办教育的每一位主角都富于传奇色彩,经历充满了故事性,棱角展露,个性鲜明。英才学院的夏季亭和杨文的聪慧、顽强、执著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英才学院的许多教师形象也很鲜明,如瘸着腿掌管学校基建的张建琪,坚决开除掉那位不知道猝死学生家里电话还不去送葬的辅导员李崇银,等等,都是具有高度责任心的教师代表。黄河科技大学创办者胡大白坎坷的人生经历则反映出其坚强、自信、自立和勇于作为的性格。而任靖玺作为一位“败将”的无奈——经历精彩辉煌人生之后跌落谷底之后的怅惘与反思,也代表了民办教育一代先行者的命运及反思。被缉捕的帅建伦的精明取巧,聪明反被聪明误,也通过他掌控南洋集团的最后两年导致其最终崩盘而得以鲜明地呈现。任靖玺成功的“金蝉脱壳”全身而退与帅建伦的刚愎自用身陷囹圄,双方的心计、角力栩栩如生,相当生动。

最让人过目难忘的无疑是西安翻译学院的创办人丁祖诒。他的一生就是一部传奇,从高考落榜生到代课教师,通过自学外语应聘上了大学教师职位。从开办外国语培训班开始创业,勇敢地抛弃了职称、职位、房子、家庭,到建立外国语民办高校、翻译培训学院,一步步地发展壮大,最终成就了西安翻译学院这样一家拥有全国性影响的高校。丁祖诒有着很好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管理模式。在他看来,教育是最大的义举;许多青少年就像是七八十度的热水,伸手拉他一把添把柴就能改变其命运。而在教育上,他坚持半军事化的管理方式,肃清学校周边环境,严厉查处黑中巴载客,严禁商铺向学生卖酒,坚持万人晨读,亲自抓校内食堂餐饮,保证免费汤质量,要求肉包分量要足,每年为毕业学生送行,劝退谈恋爱的学生……对于事业,丁祖诒非常投入,对于学生关心备至,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本,尽心尽力恪尽职守,确实建设起了一所优秀的高校。可以说,丁祖诒的事业是成功的,他的一生过得很值,为社会创造了巨额的财富。这是一位敢于开风气之先、敢想敢干、勇于作为且富于使命感和承担精神的教育家。但是,他的家庭以及子女教育却几乎是失败的。他不是称职的丈夫和父亲,作品通过描写他在抚育丁梦、丁涛、丁晶几个子女上的冷漠忽视以及他与子女关系的冷淡等,如实地揭示了丁祖诒性格的另一面。因此,作品中的丁祖诒是立体的、丰满的、真实的。这个富有个性的人物及其人生传奇能够带给读者巨大的感染。

《国家记忆》一书,作者善于运用情节和细节来描述历史,刻画人物。如,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母亲给他煮了粽子,准备了红糖,他竟然蘸着墨汁吃了,还连声回答母亲“够甜够甜”,由此可见他翻译之专注与投入。而这样的趣闻轶事又是从义乌的民间采集而来,所以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共产党员李耘生誓死不承认自己的身份,不料敌人却把他的儿子抱到牢房窗前,孩子的哭喊声终于暴露了他的真实身份。这一情节既凸显了李耘生的机智冷静,也表现了敌人的卑鄙狠毒。而延伯真与刘雨辉在特殊的历史境遇中所形成的志同道合的结合,这段爱情传奇亦令人称道。

在多年的写作过程中,铁流逐渐形成了个人的创作特点。他擅于抓住社会热点的大题材,进行广泛采访和深入思考。他的作品讲究靠近现实,还原真实,关注民生,具有大气开阔、朴实真诚的质地。在写作中,他较好地处理了作品的可读性、感染力与传递正能量、传播主流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无论是写人记事的作品,歌颂倡导的作品,还是重在揭示问题、深刻反思的作品,其旨归皆在于经世致用,对社会有帮助,对世人有启发,寓教于情,在感动读者的同时引导其思考人生的理想和信念。他较好地处理了报告文学“硬”与“软”的关系。报告、讲理、革命历史、重大题材都是坚硬的,而小人物、情感、故事和民生却是绵软的、柔性的。作者很好地把握了二者之间的对立与平衡,使即便是书写革命历史的《国家记忆》这样的作品,也能具有较好的文学性和感染力。铁流的作品大多同时具备人文精神的高度和人性挖掘的深度,既要向读者传导积极的、向真、向善和向上的思想,又注重从人性、人情和人心的角度切入和开掘。尤其是在他2000年以后的作品中,人成为了他观照和关注的核心,人的情感、思想、信念,人的需求、动机等成为他着力挖掘描写的对象。

3.jpg

铁流的报告文学,越来越向文学本身回归,越来越走向成熟。正值创作盛年的铁流,让我们对他有更多的期待。

(编发:新媒体头条、作者:李朝全、编审:熊量)



轮值主编:成才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