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 让百姓幸福体面有尊严 ——以民为本构建“幸福城市”纪实


鄂尔多斯城乡统筹试验示范区的移民小区。资料照片


 鄂尔多斯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资料照片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改善民生是和谐社会之基,科学发展之要。纵观鄂尔多斯的发展历程,都是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追求,人民群众的生活如浴阳光。在科学发展成为主旋律的今天,保障和改善民生,更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头戏。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内蒙古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中,也提出“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强调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题  记  

  

  季节更替,记忆难忘。

  2013年深秋,与百姓冷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一组民生数字,深深刻印在鄂尔多斯人的美好记忆里:

  全市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提高了10%,达到每人每月2490元;

  全市农牧民养老待遇标准每人每月提高了50元,达到310元;

  全市城乡低保标准每人每月提高了20元和50元,分别达到519元和395元,覆盖城乡低保对象4.1万户,7.2万人;

  农牧民养老待遇每人每年提高到600元,报销封顶线提高到20万元,将20种大病纳入新农合保障范围;

  ……

  数字让人怦然心动。关乎以民为本,构建“幸福城市”的一系列新举,走在内蒙古自治区前列。

  鄂尔多斯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如何以民为本,开创改善民生与发展社会事业新局面?

  民生与社会事业发展“同频共振”

  11月5日,天气骤然转冷。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低保户梁宝华老人,坐在洒满阳光的屋子里,高兴得合不拢嘴。伴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新居顿时热闹起来。前来庆贺他一家喜迁新居的亲朋好友共同端起酒杯……

  “以前我们老少三代挤在一间二十几平方米的小屋子里,现在住进了这70多平方米宽敞明亮的新楼房,政府给我们解决廉租房,每月租金仅花70块钱,还有各项补贴。再也不用担心居无定所了,感谢党感谢政府啊!”说着激动的泪水顺颊而下。除了享受廉价住房,梁宝华每月还能领到550元的城镇居民养老金。像梁宝华这样能心无忧虑、颐养天年的老人很多,这是鄂尔多斯市民生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生动注脚。

  进入新世纪,作为煤炭资源富集的鄂尔多斯市,始终把“富民惠民”作为“一号工程”来抓,提出“学有优教、劳有丰酬、老有颐养、病有良医、住有宜居”的目标,将每年财政支出的一半以上用于民生建设,让百姓充分享受发展成果,生活得幸福体面有尊严。

  经济发展如何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鄂尔多斯市委书记云光中认为:“只有切实办好群众所思、所盼的事,大力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发挥人的创造力与才能,才能让百姓的生活更幸福、更体面,更有尊严。”

  随着内蒙古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贯彻落实,“更加注重民生改善”,成为鄂尔多斯市坚定不移的选择。      

  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发展为了人民”,已成为鄂尔多斯市一屇班子的目标追求。

  目标一:鄂尔多斯正在举全市之力,开创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等各种收入叠加的增收局面。

  目标二:全市保障体系、城乡基本全覆盖的社会和医疗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列,还创造了诸项“领先”:鄂尔多斯城市低保标准达到480元,较内蒙古自治区平均水平高40元,较全国高140元;农村牧区低保保障标准390元,较自治区高148元,较全国高225元;城乡居民养老金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550元和310元,居自治区第一。

  目标三: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较全区高1702元和1361元;孤儿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进入全区前列。覆盖全城乡、市级统筹的社会保障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列。

  目标四:在全自治区率先推行15年免费教育,相继投入105亿元,实现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四免四补”。为农村牧区教师发放1000元生活补贴。

  目标五:鄂尔多斯市按照“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打造以居家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多元化模式,累计投入各类养老机构建设资金10.4亿元,共建成城市社区服务中心196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26个,满足老年人多元需求,实现了让老人安度晚年新愿景。

  ……

  仔细品味这一件件“实事好事”,让人感受到鄂尔多斯“真金白银”改善民生的铿锵步履,领略到鄂尔多斯市推进“富民强市”和“发展为了人民”的根本目的。

  民生与社会事业发展“合拍同行”

  发展无止境,改善民生无止境。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需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尽管鄂尔多斯经济发展了,但民生和社会事业仍有欠债,发展的动力活力不强,根据市情实际,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仍有不少贫困人口,加快改善民生的任务依然艰巨。

  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鄂尔多斯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创新转型”的发展战略,在加快“五大”基地建设发展中, 提出:走好资源转换、城乡统筹、改革开放、可持续发展、和谐共建“五条路子”,到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公共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实现“四个翻番”,建设“更具实力、更加美丽、更富活力、更为幸福”的鄂尔多斯。

  保障是“面”,扶贫是“点”。集全市之力推进扶贫攻坚,将13.9万低收入农牧民纳入扶持范围,并确定杭锦旗为全市扶贫开发示范区。仅2012年就投入各类专项扶贫资金近15亿元,使4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今年又在全市范围建立了领导包片、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联动机制,全力实施贫困嘎查村扶持、产业化扶贫、互助资金等七大类扶贫开发项目,到2017年全市脱贫人口将实现稳定脱贫。

  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屇政府未雨绸缪,把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发展非煤产业,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华泰、奇瑞等重点项目从业人员达2万人,富士康、京东方、中兴云计算等重大项目投产后,预计可提供8.4万个就业岗位。1—8月份,全市新增就业24495个,培训城镇及农牧区劳动力18129人,发放小额贷款1.4亿元,扶持3090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9000余人。

  幸福不只是吃饱穿暖,更需要精神愉悦。鄂尔多斯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十一五”以来,累计完成公共文化投资145亿元,建成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全部免费开放,全市公共文化总面积达138万平方米,建成城镇社区文化室82个,嘎查村文化室400个,苏木乡镇和社区全民健身示范点93个,公共文化设置率、覆盖率均达100%,为百姓营造了精神生活家园。

  改善民生是一项崇高的事业,需要鄂尔多斯人执着坚持、不懈努力。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政绩,关注民生、改善民生、造福民生,成为鄂尔多斯各级党委政府的神圣责任,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根本。

  “努力让居民享有更好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丰富的文化生活,让群众呼吸新鲜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绿色无公害食品,有充裕的休闲、运动时间,感受大自然的温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改善民生不仅仅是口号,而成为鄂尔多斯一届政府“实事实办”的执政承诺。

  “十二五”以来,鄂尔多斯市各级财政累计用于民生支出就达918.5亿元,占各级财政支出的79%以上,2012年和2013年分别集中实施12个方面54件惠民实事和9个方面26项惠民实事。事事有进展,件件有着落。特别是今年,面对财政增收困难、收支矛盾突出,鄂尔多斯确定了“三保两压”,保民生、保运转、保化债,压缩一般性支出和政府投资类项目规模等。“三公”经费比上年减压20%,常规性减压50%,前三季度,全市完成民生投入246.3亿元,占财政总支出81.7%。

  2012年,鄂尔多斯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33140元,位列全国333个地级市第十九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1416元,位列全国地级市第四十六位,今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50元,同比增长9%,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14037元,增长12.3%。

  这是鄂尔多斯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协奏曲”,这是“富民强市”的“冲锋号”。我们坚信:鄂尔多斯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在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鼓舞下,改善民生奔向小康,已成为发展的潮流。

  民生与社会事业发展“协作互助”

  思路,决定出路。一个地方的发展,不能简单地表现为几个经济数字,而应该让老百姓尽可能地从发展中得到实惠。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依,稳定是民生之盾。只有在一个物质丰裕、精神充实、生态舒适、社会和谐、政治清明的社会,群众才能真正安居乐业,幸福指数才能提高。这是鄂尔多斯三届三次全委会上传递出的声音。

  民生是社会事业发展的“晴雨表”,民生改善程度,决定着鄂尔多斯经济社会发展兴衰成败——是关系鄂尔多斯率先奔小康的首要课题。

  为抓好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鄂尔多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今年新增城镇就业2.8万人,其中安置鄂尔多斯籍大学生8481人,对一年内未就业和纳入储备计划的贫困家庭大学生分别给予每人每月800元或500元的生活补贴;

  健全覆盖城乡的保障体系,继续完善城乡低保、社保和各项求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持续推进扶贫攻坚——全面启动了领导干部联系苏木乡镇包扶贫困嘎查村活动,包扶贫困农牧民3200户。实施整村推进、互助资金等扶贫项目引项,扶贫户3.6万人,数字便民、安全饮水、农民工权益保障等工程正在加快推进;

  住有所居,使老百姓生活有保障,年初安排的改造5000户农村牧区危房已开工建设3485户,现已竣工1255户。目前已回购和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10770套。这些惠民工程有力促进了城乡居民增长。1—9月份,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4250元,增长9%,较全国高2.2个百分点,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完成14037元,增长12.3%,较全国高2.7个百分点。

  “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是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解决民生问题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把涉及民生的事办好办实。为了改变鄂尔多斯的社会事业与民生发展现状,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不减,支出不降。”鄂尔多斯市委副书记、市长廉素坚定地说。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