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媒体人与假疫苗持久战十多年,才有了今天胜利在望的局面

这是一场没有事先声张的假疫苗报道接力!

 

接最后一棒的是自媒体作者兽爷! “他们生产的疫苗,每天都源源不断,注入你和你孩子的身体之中!”2018年7月21日,他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兽楼处”上这样讲述他的疫苗故事。

 

次日,《疫苗之王》的热文迅速取代电影药神,占据了微博热度话题榜首。文章也刷爆了朋友圈,成为一篇现象级的自媒体深度调查报道。从7月21日上午11:57发出,到晚上9点左右被消失,点赞超过4万,阅读量近1000万。亿万个家庭的视野,开始从药神转向长春长生的问题疫苗。

 

相比8年前“不翼而飞”的疫苗报道,这一次,长春疫苗事件却如瘟疫般在互联网空间肆虐。25万支假疫苗,将人们带入10年里经历的数度假疫苗劫难史:2008年江苏常州疫苗事件、2009年大连金港假疫苗事件、2010年山西假疫苗事件、2016年山东假疫苗事件。

 

这是一场开始于10年前的调查。2007年中国青年报记者刘万永远赴山西撕开了当地疫苗腐败链的一角,媒体开始将视野聚焦山西疫苗。刘万永的报道石沉大海,2008和2009年连续爆出常州和大连假疫苗案。2010年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克勤揭开了山西致百十名幼童死伤的假疫苗案,后报道被封,记者和总编辑包月阳被迫离职。2016年,山东假疫苗事件被披露,接棒的是80后年轻女记者刁凡超。

 

兽爷的发力,漂亮完成最后一击。5位记者11年接力,终于撕开了中国假疫苗触目惊心的黑幕。


1


“昨天敲下的文字,今天也在消失。”不料,一语成谶。兽爷发布于7月21日的原创文章又被404了。这位兽爷,名叫张育群,前南方周末地产行业记者,现辞职创业。

 

有人联系张育群时,他说,“写东西的初衷还是想让大家关注疫苗安全本身。”

其实他在《疫苗之王》推出的第二天就在微博里发表自己创作的缘由,并非网传的恶意炒作,赚取新媒体流量,文章资料全部来自已有信息,内容翔实。



兽爷的微博昵称为“兽爷爷爷”,认证是“财经博主”,主页没有多写什么信息。知乎上他填写了自己的学校信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兽医学院毕业,颇富调侃性。微信公众号“兽楼处”的简介是“爷是老兽医,专治吹牛逼”。

 

地产界的人都知道,兽爷除了在界面地产做总监,他在“兽楼处”的,刀起刀落、虚实结合,笔锋犀利行云流水,喜欢在经典里找到现实的影子。他的公号文章下面总是有人搬着小板凳,等着“兽爷”不吐不快的文字看热闹。

 

兽爷的代表作有《田小姐撩汉往事》、《赌徒的时代》、《王石不做自己》,以及《社会我许哥》等,但凡兽爷的文字一经推出,基本上是“10万+”,篇篇都是自媒体里的“精品”。 但是其中一篇代表作却招来被告,这篇是关于田朴珺的《田朴珺撩汉往事》,不料引起对方不满,最终以包含“肆意诋毁”、“涉嫌名誉侵权”的诉讼书将他告上法庭。

 

自2016年借用朋友王女士的身份证申请公众号售楼处(简介是:爷是老中医,专治吹牛逼)以来,这已经是他第14篇因为内容违规被删除的文章。创作的两年里,兽爷写了五十多篇文章,被关过一次“小黑屋”,当了一次原告,也当了两次被告。

 

不过与前13篇被阉割的文章不同,2018年7月21日,兽爷的《疫苗之王》彻底刷了屏。如果算上其它公号、客户端的转载,这个数字更是惊人。文章掀起了轩然大波,虽已被删但是仍有多家自媒体转发。这篇文章把疫苗安全问题推向风口浪尖,引起全民关注长春长生疫苗事件。

 

兽爷年轻的时候特别喜欢一本小说是乔治·奥威尔的《1984》,书中描述一个令人窒息的社会,人们无法自由表达自身想法的生活。

 

小说里,大洋国里有规定哪些词哪些字,在哪些场合是不能用的。结尾,世上只剩一个可以说的字,人们用那个字代表1,空格代表0,二进制表达。但最后一个字都不能说了,人们只能默默地看着彼此。

 

2


山西太原有位年轻的母亲,孩子8岁前健健康康,但在接种疫苗后夭折了。孩子死后,他的家人用“阴阳八卦”给孩子母亲算了一卦,认为是孩子的母亲把孩子咒死了。全家人将罪责都推到孩子母亲身上,大家都不理她。这得是多大的折磨啊。最后听说这位母亲在太原街头疯疯颠颠地乞讨。

 

这是曾经的疫苗报道记者王克勤在山西采访疫苗事件中终生难忘的故事。

 

2010年3月17日,时任《中国经济时报》首席记者王克勤,发表了一篇名为《山西疫苗乱象调查》的调查报道,该报道在全国引起轰动。疫苗报道发表后,王克勤所在《中国经济时报》成立了疫苗救援中心,由20多个大学共计40多名学生组成的义工团队,他们轮流在办公室支持王克勤,接全国读者的电话,试图搜集更多案例。

 

他们也遭到了山西方面的“凶猛反扑”,对方声称他们的“报道不实”。对此,总编辑包月阳没有屈服,随即在网上发了一篇《中国经济时报关于“山西疫苗乱象调查”报道的声明》,立场鲜明地予以回应。月阳还不断地给同事们打气:为了更多中国孩子的安全,我们战斗到底!

 

媒体披露后,山西假疫苗事件最终不了了之。事后,王克勤接受媒体采访时撂下话:“如果山西疫苗事件得不到很好处理,类似问题会在全国不断重演。”一语成谶,2016年“山东济南非法疫苗案”爆发,8年后,长春长生假疫苗再次浮出水面。



2010年3月17号,时任《中国经济时报》总编的包月阳,签发了王克勤的这篇报道。包月阳意识到这件事情将会有很严重后果。当时报社总部也有人劝他:“别签这篇,签了肯定出事儿!”包月阳只说了一句话:“不签,对不起孩子。”

 

2010年5个月,包月阳被免职,调去仅有20余人的中国发展出版社工作。第二年7月,《中国经济时报》调查部被解散,王克勤被迫离职。包月阳被解职后,王克勤找到他,满怀歉意地对他说:“老包,对不住啊,因为我的报道害你丢了饭碗。”老包说:“求仁得仁,是你成就了我。”话毕,俩人对视,开怀大笑。当天晚上,他俩在一块喝了个烂醉。



2018年7月22日,长春假疫苗事件肆虐网络空间。包月阳发布的最新一条微博显得意味深长,文字平和配图佛系。“有时候,时间能够改变一切。有时候,时间什么也改变不了。”


3

 

有一个画面,在刘万永脑海里挥之不去:春寒料峭的2007年初,山西某地法院高高的台阶上,一名老妇,一身白衣,是农村死人时穿的孝服,她手里拿着一沓材料,不哭不闹,神情漠然。

 

2007年11月,《中国青年报》调查记者刘万永去山西调查山西疫苗市场的腐败链。没有一个人接受他的采访,他已经太多次面临类似情景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接连去了山西省疾控中心、山西省卫生厅,没有一个人接受采访。

 

当时刘万永还没有获得线索表明有孩子打疫苗出现问题。实际上,发现安全方面的问题是在他2007年12月发表《一家小公司是怎样垄断山西疫苗市场的》的报道之后,这篇报道率先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广泛影响,在这篇报道出来之前,他也并不知道山西疫苗有安全问题。

 

随着报道广泛传播,刘万永回忆道,山西省疾控中心原信息科科长陈涛安一直在举报这件事情。陈涛安跟刘万永讲,纪委的人也找过他,他也不停地在反映。在这种情况下,陈涛安坚持自己去调查,一个地市一个地市地走,去收集疫苗患病人的信息。王克勤的报道是在刘万永那篇报道出来之后的一个最新进展,发现了有孩子因为注射疫苗致死、致病或致残。

 

刘万永曾经在微博中写道:作为一名记者不仅要防范自我道德化、自我悲情化,更要防范普遍的无力感。作为记者,他曾调查写下拉贪腐高官落马如《一个退休高官的生意经》,为寒门学子张目,揭高考冒顶黑幕等尖锐报道。刘万永不畏“恶势力”和“强权”,坚决维护正义与公正。被同行称为“藏獒”记者。



20100317日,媒体报道,山西近百名儿童不明病因致死、致残或引发各种后遗病症,王克勤的报道是刘万永报道的延伸。这就是后来流传的:山西爆发过一起疫苗事件,那次疫苗事件导致百余名孩子伤残或死亡。

 

多年来,当刘万永遇到挫折、困惑,试图放弃一些想法时,他都会想起山西假疫苗受害者凄惨的生活场景。“我会问自己:她是谁,她要说什么,如果我们不去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我们能不能保证她不是我们的未来?”

 

4


6年后的2016年,在山西假疫苗事件尘埃尚未落定时,山东假疫苗事件再次震惊全国。太行山山脉隔开山东和山西,假疫苗再次将它们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2016年3月山东济南警方破获了一起涉案金额达5.7亿元的非法经营疫苗案。公安部以通稿的方式发布此消息并没有得到媒体的关注,当时澎湃新闻记者刁凡超看到这个线索。5.7亿是个不小的数字,而且涉案人在入狱之前有过前科,涉案人又在缓刑期间犯案了,于是刁凡超越发觉得这是个有意思的新闻。

 

前期采访被拒,软磨硬泡一周后,终于采访到了警方。2016年3月18日,澎湃新闻发布了一则题为《数亿元疫苗未冷藏流入18省份:或影响人命》的新闻,再次轰动全国。这篇报道引用了大量来自从济南警方取得的案件信息和细节,包括当时犯罪嫌疑人的笔录和警方执法视频。

 

稿子连发三篇,影响巨大。尤其是第一篇山东疫苗事件还原,涉及到十八个省。与此同时很多自媒体的公众开始攻击刁凡超和同事。攻击焦点在报道中使用了“影响人命”的表述,有的自媒体甚至说澎湃是标题党,只为博人眼球。失效疫苗真的能致人死亡吗?

 

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副主任王月丹表示,接种未经2℃-8℃存储冷链运输的疫苗或过期疫苗,接种问题疫苗导致免疫无效,接种者可能会感染发病死亡。疫苗存储运输要求在2℃-8℃的环境中进行,办案民警回忆称,抓捕庞某卫母女当天下着小雨,气温比平时低好几摄氏度。但囤放疫苗仓库内温度计显示室温已接近14℃。

 

质疑之声落下,刁凡超还没来得及长舒一口气,麻烦又来了。当天卫计委找了央视、新华社、南方周末,还有刁凡超所在的澎湃新闻四家媒体。卫计委很紧急地说要找他们对山东疫苗事件进行回应,刁凡超等人去了等了半个多小时,没有人接待,后来来了个人把刁凡超叫到一个小屋子。

 

屋子里有很多刁凡超不认识的领导,他们在质问澎湃整个报道的经过,并最终否定整个报道。当时刁凡超的回答理直气壮,也一直反问他们,作为主管部门,为什么没有做好这样的角色。

 

当有记者问到刁凡超的理直气壮来自何处时,她说:“一个是我们的信源比较权威,另外就是可能应该来自于我同事的一些支持,包括我们的编辑领导在审稿的过程中都是严格把关的。”

 

经过卫计委“问话”,刁凡超心里还是有些忐忑不安,直到国务院最高领导人对山东疫苗案件作出重要批示,她心里的一颗石头才落了地。


5


一个个被遗忘的调查记者名字,被翻了个底朝天。

 

而曾经报道疫苗的记者也重回大家视野。正是《疫苗之王》的报道搅动了舆论,也让人重新开始关注调查记者式微的现状。很多人突然无比怀念那个逝去的、媒体的黄金时代。

 

曾经的调查记者是社会的佼佼者,是能兼顾“月亮与六便士”的理想职业,但随着舆论环境的改变,传统媒体的衰落,新媒体肆虐而来,社会地位下降,理想和“面包”不可同时兼得,记者们扬长而去。

 

这些散落的调查记者们,或许是在换种身份完成报道接力呢?兽爷肯定不止一个。知乎上,曾有人发了一组数据,传统媒体中的调查记者保有量仅仅130人,在6年前,这个数字还是306人。而我们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超级大国,“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看门狗们如今去向何方?

 

《南方周末》前著名记者,如今腾讯的副总裁陈菊红写过一篇《离开》,她说:“那些金子一样的日子,闪亮得让人不敢相信。”

 

2012年,报道了毒奶粉三聚氰胺的简光洲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新闻已死,我先撤了,兄弟们珍重!”记者王克勤,这个曾经夸下海口要把调查记者做到80岁的人,转身去做了公益,帮助他调查过的尘肺病人。

 


2013年底,刘万永等人共同参加网易举办的"深度报道十年论坛",当时,在北京的金台夕照会馆,整个论坛是围绕“中国深度报道何去何从”展开。刘万永大概是在最后一场主题演讲中,谈到关于如何坚持新闻理想时最后说:“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