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殷玉珍的绿色庄园

摄像:崔亚正

参加:殷玉珍

责编:还好

编发:新媒体头条

殷玉珍小传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我们一路听着殷玉珍的故事,找到了殷玉珍。一个中国女性,在毛乌素沙地坚持种树30多年。她的故事,走出了乌审,传遍了世界。这个女性,还曾获得国际水环境“盖娅”奖等80多项国内外奖项。

    这太让人好奇了!

    车子沿着弯弯曲曲的公路,向着井背塘驶去,公路两侧是零星的住户,再有就是苍苍茫茫直通蓝天的绿意。如果不是当地人提醒,很难想象,我们已经驶入了毛乌素沙地的腹地。直到一处一家三口正在植树的雕像,一侧的大石头上写着:“玉珍沙漠生态园”。停车,熄火。在一条绿化带行驶了不久,我们的眼前是一个普通的农家院子,却并未见到女主人。一个中年女性把我们热情让进了屋,笑呵呵地说:殷大姐在地里干活,我这就去喊。

    殷玉珍的家,像是一个小型纪念馆。墙壁上挂满了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和奖状,有和丈夫一起坐在沙丘上的殷玉珍,挂着绶带的殷玉珍,和一众外国人站在一起的殷玉珍,举着2008年奥运会火炬的殷玉珍……那些的满目沧桑和春风拂面,都在向我们这些前来拜访的人们,讲述这个不一般的故事。一阵匆匆脚步声,风风火火进屋的就是殷玉珍了。一条乌黑的大辫子,绿色的上衣,粉色的丝巾,淳朴的笑容,就像我们在全中国任何一地所见的普通农民。这样一位中国女性,哪里来的毅力治沙,埋头就是30多年?

    殷玉珍说,她出生在陕西省靖边县。1985年,19岁的她嫁到离娘家10多公里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河南乡尔林川村,与白万祥结为夫妇。新家的地名“紧背沙”,她想,不会比自己娘家那边更荒凉吧。谁知道,这里没有路,没有电,抬头是沙,低头也是沙。方圆十几里就有一户人家和一棵树,她丈夫白万祥和父亲种下的一棵树。

    新婚之夜,风刮的邪乎。他们的“新房”是在一个多半截子埋在沙里的“地窨子”里,木棍做横梁,上面铺了些树枝、蒿草、糊了层泥。刮上一夜“黄风”,“地窨子”几乎被埋住。终于盼到了天亮,门打不开了,小两口挖了半天沙才爬了出来。

    咋不想逃离呢?殷玉珍垂着泪低着头在前面走,老实巴交的丈夫在后面哭,再后面是眼巴巴瞅着公公婆婆。家里那条小狗也追上来,围着她咬裤脚。最后,还是心软了,夫妻俩抱头痛哭,说一声“回哇”,又回到了那间“地窨子”里。

    陕北的媳妇大都是一把持家好手。殷玉珍也好强,家里穷,也要把小土屋收拾的干干净净。没事的时候,她望着门前的黄沙就想,哪儿的黄土不埋人呢?这辈子就让沙子欺负着,一寸一寸地吞噬了?她不甘心。

    一次她去打水,猛然发现井边的一株小杨树泛了绿。一个念头瞬间点燃:一棵树能活,这沙窝窝里就能种树。有了树就能挡住沙,挡住沙就能保住家、保住地。

    1986年春天,她和丈夫用打工挣来的钱购买了600棵树苗,种在房子周围,每天细心照料。那时,殷玉珍每天除了给树浇水,其余大部分时间就呆呆地瞅着这些小树。冬去春来,经历了风霜和干旱之后,栽下的600棵小树只活了不到10棵。要是别人,早就备受打击了,殷玉珍却看到了希望,“有一棵树能活,就说明这沙子里能种树”。那些在风沙中飘摇的小树,就这样在殷玉珍和丈夫的眼中长成了一片绿洲。

    夫妻俩起早贪黑,早出晚归,越干越来劲儿。饿了就啃一口干粮喝冷水,累了就在沙地上歇一歇。脚下不知烫出了多少个泡,汗水不知往沙里流了多少,铁锹也不知用坏了多少。倔强的殷玉珍,只有一个念头,“宁肯治沙累死,也不能让沙欺负死”。

    经验都是一次次被欺负中总结的。有一年春天,全家齐上阵,整整干了三个月,栽下5000棵柳树。结果,一场昏天黑地的沙尘暴就把天地搅翻了个儿。要是别人,早就“缴械投降”、偃旗息鼓了。殷玉珍还是不服气,提了铁锹就出门。她琢磨,怎么才能不让大风把树苗都拔掉,观察风的方向,沙的走向,还是要先把周围的沙子都固定住,才能开始种树。慢慢的,她找出了与沙漠相处的方式。

    苦,她不怕,累,她也不怕,最怕的是一个人在沙漠里的孤独。有一天,她在植树的时候远远看见一个人,在沙梁上走动。惊喜的她扯开嗓子喊,又挥挥手,那人却没有任何回应。这才想起来,已经40多天没有见过生人了。她跑去找那个陌生人的脚印,用筐把那个脚印盖上……

    30多年,茫茫一片沙,在殷玉珍全家的脚下,变成了无边的绿色。

    30多年,殷玉珍的坚持感动了乌审,感动了中国,也感动了世界。

    各种荣誉接踵而来。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中华环境奖提名奖,全国“十大绿化女状元”荣誉称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个人称号,第四届中国十大女杰荣誉称号,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突出贡献者荣誉称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10年9月,她在蒙古国召开的沙漠治理研讨会上作报告。同年10月,她在韩国召开的国际环境水资源会议上荣获国际水环境“盖娅”奖,12月,在香港召开的全球和平妇女会上作报告。2012年3月,她被邀请参加在法国马赛举办的第六届世界水论坛部长级会议并在大会上发言。2013年6月,她荣获瑞士索马齐和平及人权突出贡献奖。韩国国家电视台将她的事迹制作成多语电视专题片在全球播出……

    被感动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而来,拜访这个了不起的中国女性。“前几个月,有一个美国来的大学教授,一个中国林科院的退休教授,他们在这里呆了半个多月,跟我一起种树。临走还要给我留下住宿钱。”殷玉珍说,这些年来帮她的人成千上万,她有一个小本子,把好心人的名字一一记下。

    1999年,殷玉珍第一次走出毛乌素参加劳模会。她曾把获得的第一个绶带挂在自家毛驴的脖子上,这些年的苦,只有她和它们知道。有人对殷玉珍说,你已经成名了,不可能再成名了,为啥还继续治沙?殷玉珍的想法朴实,“我这辈子专心种树,我的儿孙们就不再被沙子欺负了。”对于未来,殷玉珍还有好多规划。生态园要转型,除了种树,她还规划着像沙地要效益。“你们来早了,再晚些日子,我家的玫瑰、枸杞、黄李子、杏树、西瓜、核桃、樱桃就都成熟了。我的桃子特别漂亮,红嘴嘴,绿皮皮,黄道道。我家的水果能从5月吃到9月……” 对于殷玉珍来说,治理好了沙地,每一个春夏秋冬都是收获的季节。

    前不久,殷玉珍在好心人的赞助下建设了一座瞭望塔。她一路带我们攀上塔去,眼底一望无尽的是绿色。“站在哪个梁上看,都是望不尽的绿。我的梦想,就是把这里变成绿色的海洋”。这个倔强的女人笑的无比满足。她甩着长长的辫子,走在这一片绿色中。夕阳给她被风沙压弯的身躯,镀上了一层金色。那一定是不为命运屈服的颜色。

    在乌审,殷玉珍并不孤独。乌审旗自上世纪50年代就因植树造林、抵御风沙、改造自然环境,与大寨齐名,在全国有“农业学大寨,牧区学乌审召”之称。那些被人们记住的名字,有第一代的治沙人宝日乐岱,第二代的治沙人殷玉珍,还有第三代的乌云斯庆……

    上世纪60年代,作家郭小川发表了长篇通讯《牧区大寨——乌审召》,第一次把乌审的治沙经验介绍到全国人民的面前。半个世纪过去了,鄂尔多斯人从没有停下脚步,毛素乌沙地、库布其沙地的治理模式已经走向世界。伴随经济腾飞的鄂尔多斯,将规模化、产业化、工业化的思维模式纳入了生态领域。

    在这里,生态建设正发生着一场质的革命。中国治沙人的故事正在继续。(人民日报中央厨房·人物工作室 任姗姗 周飞亚)

?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