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依恋 作者/长耳

编者:今天编发人民日报这位老新闻工作者的新作品《我的依恋》,文章情真意切,娓娓道来:“夕阳流水何归处,穿越往事已白头……”今年他虽然问鼎八旬,但乐观豁达、精神矍铄、思维敏捷……

我的依恋 作者/长耳


我的依恋 作者/长耳


我的依恋 作者/长耳


我的依恋 作者/长耳


我的依恋 作者/长耳


无论是在王府井大街117号,还是后来搬迁到金台西路2号的金台园,报社之于我,就是个温馨的港湾。


我在这里工作生活了一辈子,这里也是我现在安度晚年的地方,说不出我对这里有着多么的情深与依恋!


耸入云天的新媒体大楼,造型独特,屹立在报社西大门的一隅,雄伟壮观,成了一个地标性的建筑。


到了节日的夜晚,灯光照射下的新媒体大楼就会变色,一会儿蓝,一会儿红,尤其变成红色,就像一炬巨大的火炬,是那么的美轮美奂!


白天,从西大门进来,一眼过去,就如进入了迷宫似的大院。一条柏油大道伸向远方,两边站立着高高的白杨树,还有伸向天空的松柏与一些柿子树,绿影婆娑,深处曲径通幽,微风吹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


错落有致的一幢幢办公楼,掩映在滿眼浓密的丛林之中,宁静而美丽,一切都是那么的诗情画意,令人遐想。其景观,可以说在京城的机关大院中,不是独一无二也是少有的。


回想我从王府井到金台园,从江苏记者站到北京记者站,中间又去了海南记者站,进进出出,一路过来,云起云落,亲历了一系列重大的转折与变化,深感报社大院,有着延安时期和太行时期的优良传统。大院里的人讲党性,敢讲话,讲真话。


记得有个记者写了一篇批评报道送审,一位领导打电话来阻止,接电话的总编问,写的是不是事实?至于见报不见报,那是报社的事。这对我的影响特别深,一直记着。


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与氛围中成长的,也是在这里渐渐变老的,感觉我的血液已溶进了这个大院……夕阳流水何归处,穿越往事已白头。


50多年前,此地原是北京八大学院之一的北京机械学院,它与对面的北京经济学院,都同时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


不过,经济学院现已改为首都经贸大学,而机械学院则早已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消失了。


我第一次走进这个大院,是1967年的秋天。那时,报社时常有去机场迎接外宾的任务,就挑一些年轻人进行集训,我进报社不久,自然就在其列了。


来了几次,集训些什么,参加集训的还有哪些人,已记不得了。在我的印象中,这个大学的校园很大,一排排灰色的多层教学楼,在枝叶繁茂的树林中,环境优美而幽静。


但因文革,一切的教学活动都被停止了,“斗批改”,实为“斗批散”。偌大的校园空荡荡的,未见行人。后来听说,一机部下属的这所大学已被要求迁到了西安的郊区。


想不到70年代初,随着备战的升温,报社决定搬离繁华闹市的王府井大街,另找新址。据说,当时有几个地方供选择:大会堂的西边,紫竹苑附近,建国门桥的一侧。最后,经总理的圈定,将这多年闲置的北京机械学院,改造成了人民日报社的机关大院。


似乎有缘,1980年秋,我随着大队人马,又跨进了这个大院。时光似流水,不舍昼夜。从王府井到金台西路,一晃也已40年了。报社大院的景观,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单说这新建的得名于“金台夕照”的金台园,就颇有江南园林之风。亭台楼榭,花木扶疏,百鸟争鸣,空气清新,已成了人们的休闲和摄影爱好者的创作之地。金台园的池塘虽小,却吸引了不少野鸭飞来生儿育女。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一件往事,南大门建好后一直不让开。市政说,规划中有一条路穿过报社大院。报社让我去协调。我请来了常务副市长张百发,向他汇报情况。


百发说,这是规划中的。我插话说,那不是把大院分解了,成了总政大院?隔壁的红庙也有一条南北通道,不能走那条路吗?百发到了现场,又参观了报社大院,未再说什么。后来,南大门让开了。


当然,这里也不能忘记报社的行管部门和物业管理部门,对此所付出的辛劳!


2020,11,15,写文并摄影

我的依恋 作者/长耳


我的依恋 作者/长耳


我的依恋 作者/长耳


我的依恋 作者/长耳


我的依恋 作者/长耳


我的依恋 作者/长耳


我的依恋 作者/长耳


我的依恋 作者/长耳


我的依恋 作者/长耳


我的依恋 作者/长耳


我的依恋 作者/长耳


我的依恋 作者/长耳


留影金台园(2020,11,刘梦岚摄)

我的依恋 作者/长耳

作者颜世贵(左)近照

—————

责编:孔之众

编审:韩雄亮

编发:新媒体头条

推广:地球村民网


轮值主编:赵永光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