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真是个好地方

呼和浩特旧城人只要有几个钱就爱下饭馆。听长辈们说,过去去旧城吃饭,多数时候得排队。长辈们也常说:你到旧城饭馆看看,三五个七八个旧城人围坐在一桌吃喝,相谈甚欢。过几天再去,还是这帮人在吃喝,一年四季如此。而在新城,人们都忙的上班儿看书呢,所以新城人有文凭没吃喝,旧城人有吃喝没文凭。

呼和浩特市(简称:呼市)街上的饭馆不仅多,而且顾客啥时候也是满满儿的。本来约好四个人吃饭,坐下后,互相叫人,一会儿就坐满八个人,一会儿又坐满十来个人兰。新人来了后,添酒回灯重开宴,所以一顿晚宴得从晚上六点吃到半夜。八十九十年代,时髦一人一瓶一人一箱,如果桌上十个人,就在墙角放上十瓶白酒十箱啤酒,喝完为止。由于这影响了饭馆厨师和服务员下班 ,后来就变成先在饭馆喝完白酒,再倒到别的饭馆去喝啤酒,反正不到半夜不散席。十点就散席说明你请客没请好。因此在这个时期,在锡林北路、内蒙政府西巷、北垣街、牛街都先后出现了昼夜营业的饭馆。

旧城商人有钱有闲,而且从商需要酒肉应酬,应酬就要热闹,就要到位,所以除了吃喝,还要唱歌,或者唱二人台小曲儿,或者唱蒙古歌。如果饭馆没有唱歌演员,吃客们就自己唱,一来二去,呼市人就都会唱了。饭桌上大家挨个唱轮流唱,如果你不会唱,你就落伍了。

呼市人爱吃喝是有传统的。乾隆年间(1736年~1796年),呼市的戏园子就和北京差不多了,商店有千家,街道十分热闹,清人王循在其诗里写到当时的情景:小部梨园同上国,千家闹市入丰年。1859年出版的《古丰志略》记载了当年呼市的餐饮情况:归化仅弹丸之地,戏楼酒肆大小数百十家,整日间燔炙煎熬,管弦嘔哑,选声择味,列座喧呼。问之则曰:某店肆新开业贺请客也。又问,则曰:某店肆算账盈余请客也。再问则曰:某店肆歇业出本抵债请客也。循环终岁,络绎不休。

古代文人士大夫喝酒要行酒令,吟诗作对,抒发文采,老百姓在酒桌上也要猜拳划拳,好不热闹。而今呼市酒桌上,不仅诗词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连划拳和即兴唱歌也很少了。喝点白的吧,他说血压高。喝点黄的吧,他说血糖高。喝点啤的吧,他说尿酸高。这哪是在一块儿喝酒呢?这是一帮养生专家在一块儿开会呢 !

除了焙子、油旋儿、莜面、杂碎、回勺面这些典型的呼市小吃外,烧麦是呼市的名片,它发源于呼市,也是呼市的骄傲。内大中文系王阔海几乎天天早晨吃烧麦,他即兴写过一首词,表达了他对呼市烧麦的爱情。

姊妹八袅袅

出浴一屉惊

摇曳柳风起

举箸对娉婷

羊鲜需葱好

皮薄如雪凝

拢口将未闭

含香齿来擎

七分火犹旺

一口汁正浓

着醋羞欲泛

佐茶喜相逢

裾上三更犹带梦

怀里原野太葱茏

诸友安闲无他事

日上三竿话不停

为此不远行

—————

责编:孔之众

编审:赵永远

轮值主编:韩雄亮

编发:新媒体头条



轮值主编:韩好、成才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