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枝村,隶属三亚市河东区红郊村委会管辖,是一个黎族聚居的自然村,面积约2.5平方公里。村庄位于石牛(鼓)岭东南麓,依山势而建,背倚郁郁葱葱的凤凰岭,面向碧波荡漾的榆林港,村门前只有百米之隔的港畔滩涂上,原有一大片超百年历史的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密集群落灌丛,高大茂盛,碧绿成荫。这片红树林有热闹的鸟群和欢跃的鱼虾、蟹螺,父老乡亲祖祖辈辈生活在金树银海边。
榆亚大道从村庄前横穿而过,视野开阔,交通便捷,是地灵人杰之宝地。
清朝末年之前,这里还是一片无人居住的原始森林,古树参天,茂密葱郁,高大挺拔,树枝之间互相交叉,"互相辉映,多呈网状型,故得名网枝村。
清末期间,欧家园村现槟榔园村)苏亚帝(又名亚亮)因欠地主的债务无法偿还而被迫携妻带子一家六口逃难到此居住,拓荒造田◇务农谋生,是网枝村的开山鼻祖。
那年,一董氏人家也从外地迁来,从此苏、董两姓人家共十几口人就在这块土地上开荒种地,繁衍生息。
日本侵琼后,又从外地迁来几户人家落籍本村。其时,村前分别有一条公路和一条铁路穿过,港湾边有一渔、货两用码头,车楫商旅来往其间,岛内外客商云集经商,渐渐地村子里人口增多了,人气也渐旺了,村里建起了一间茶楼,这是黎族人在此亲自经办的第一间茶楼,茶楼周围有摆摊设点的,有叫卖的,盛极一时的商贾云集。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村里日新月异,经济蓬勃发展,几乎家家户户都建有小楼房。房舍依山势面港而建,错落有致,鳞次栉比,青山环抱,真是天人合一。
文化教育事业也迈上了新台阶,人才辈出。全村青壮年基本扫除文盲,大部分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有数名,高级知识分子两名。全村在党政机关任科级于部的有若干名,一九八九年初村庄里有人考上了正处级干部,一九九六年初又考上了副厅级干部,二00三年初该村籍人考上了正厅级,村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兴旺发达的喜人景象。(文字摄影/韩好)
村口
摄影/韩好
2003年9月立
—————
责编:成才
编审:郑好
编发:新媒体头条
推广:地球村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