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万里送秋色 作者/韩守忠

鄂尔多斯市正道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发展纪实

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特别是受三年“新冠”疫情的影响,旅客运输企业受到多方严重冲击,经受了数次以及数月的停班停车和封站,企业经济效益总体下滑的情况下,鄂尔多斯市正道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在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杨文耀一班人的带领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支持和帮助下,更新观念,积极应变,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企业逐步走出困境,实现了稳步有序发展,经济效益有所提升,职工收入有所增加,公司凝聚力大幅提升,职工精神面貌饱满、昂扬,企业焕发出力较为强劲的发展势头,一举成为自治区运输企业里一朵靓丽的奇葩。

    回顾正道运输集团有限公司20年走过的这条崎岖坎坷的发展之路,必然会给企业留下一些深度的思考和有益的借鉴。

危难之际显身手

2003年,原鄂尔多斯市运输总公司中标神华集团准格尔能源有限公司的职工通勤项目,这对当时陷入困境、面临转制的运输总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起死回生的绝佳时机。于是总公司决定在准格尔旗组建一个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股份制企业,并在职工中,发出自愿入股、启动新公司的号召。可是半个多月过去了,仅仅只有两名职工入股4万元。第一次招股失败。在这关键时刻,时任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的杨文耀临危受命、勇担重任,以他在总公司的威望和人格魅力,在短短5天时间内,42名职工踊跃入股366万元。当年9月份,在准旗注册成立了准格尔旗新远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杨文耀出任董事长。

新远公司开始运行后,继续拓展业务渠道,又陆续和大准铁路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达成协议,为他们提供通勤服务。近两年陆续又与汇能煤化工公司、远景动力公司、内蒙古宝丰煤基公司达成提供通勤服务的协议。通勤服务已经成为新远公司的品牌,不仅完全占领了准旗的市场,而且赢得了信誉,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经过20年的踔厉前行,奋发努力,截止2023年7月底,新远公司发展到通勤单位8家,东胜总部通勤单位7家,通勤总人数上万人,固定资产3000余万元,大中型车辆160余台。并且安排下岗职工、大学生就业共计1200余人,累计纳税8500余万元,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夯实基础谋发展

2006年,杨文耀大胆地做出了全面收购鑫茂公司的决定,不仅收购了线路、班次,而且也收购了地盘,为日后组建正道运输集团公司,发展旅客运输奠定了基础。

当时,鑫茂公司由于成员繁杂,经营不善,很多人并不看好。可是杨文耀却看到了商机,看到了其中蕴藏的发展前景。他谋划的是以此为依托,向客运市场进军,逐步形成公司多元化发展的格局。

此次共收购鑫茂公司客车152辆,客运班线112条,班次162个,汽车站1个,员工200余人。为此为基础,组建了两个客运公司,主要经营伊金霍洛旗和东胜的乡村线路,客运业务初具规模。

2007年,又和达拉特旗汽车运输总公司、鄂托克前旗联合运输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组建了鄂尔多斯市正道运输集团,杨文耀被推选为集团总裁。这样集团的成员企业遍布鄂尔多斯市的中、东、南、西南和北部,一下占领了全市很大一块客运市场。2008年5月,正道运输集团被中国道路运输协会评定为道路旅客运输二级企业。为了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后来又把集团公司总部搬迁到东胜。通过狠抓资源整合,集团管理运作效率不断提高,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集团公司在经营实践中,确立了以“诚信奠定基业,安全赢得信赖,服务占领市场,发展成就明天”的经营理念,以及“让旅客平安随身,快乐随心!”的服务理念和“合力共铸,正道未来”的企业精神,谋发展,创效益,外拓市场,内抓管理,追求卓越,挑战自我,使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持续性的跨越式发展。

为了做大做强企业,2008年集团公司又投资1亿余元,新建东胜客运中心站。该站按一级站标准建设,设计日旅客发送量为1万人,总占地面积8.0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88万平方米。该站地处东胜区景观大道西侧,是鄂尔多斯市最大、最漂亮的现代化客运站。车站于2009年投入使用。

2019年10月,在市运输管理局和达拉特旗交通运输局的支持和协调下,又将达旗的中短途客运线路的经营权,许可变更到集团公司名下,对达旗车站实行租赁经营,提高了集团公司的客运市场份额。

经过数年的运营,集团公司现有员工1300余名,资产总额达4亿元,净资产3亿元。拥有客运站8个(其中一级站1个,二级站3个),各类营运客车420台,经营线路83条,班次121个。

拓宽门路开新业

    在客运市场受到出租车、私家车、网约车的冲击之后,客源萎缩,客流严重下降,一些大的客运企业已经出现入不敷出、苦苦挣扎的现象。过去那种发往包头、呼市等黄金线路的班车,5分钟就能上满一车旅客的繁忙景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这种情况下,如不及时更新观念,调整经营思路,拓展市场,势必陷入困境。正道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以“找市场空档,补市场空缺”的发展思路,组织管理人员远赴上海、苏州、重庆、云南考察学习定制客运的经验后,适时补齐舒适性、便捷性服务的短板,率先在自治区发展定制客运业务,新上50余台7—9座豪华商务车,将传统车到站、人归点的客运经营模式改为门到门、点对点、面对面服务。并于2018年建立了定制客运网约车服务平台,有效地解决了人民群众出行难和不方便的问题,受到了广大旅客的欢迎。其中东胜至鄂托克前旗、东胜至呼和浩特市、东胜至达拉特旗等定制客运线路,已经成为黄金班线,为客运企业转型升级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同时依靠集团高管的人脉资源,成立了煤炭物流公司,集团公司占51%的股份,购置了30多台新车,去年实现利润60余万元,为集团公司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今年,与4家出租公司共同投资1千余万元,在东胜客运中心站新建了电动巡游出租车换电站,为出租车的绿色、环保出行,提供了便利。

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集团公司盘活闲置的房产和土地1万余平方米,既大大提高了房产和土地的使用价值,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经过数年的奋发努力,正道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相继成立了旅游公司、出租公司、公交公司、网约车公司、物流公司,使正道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成为以旅客运输、旅游客运、出租客运、通勤服务、站场服务、煤炭物流为主业,汽车修理为辅业,“以资本为纽带”的大型企业集团,一跃而成为自治区运输行业中的一颗耀眼的新星。

广纳人才创大业

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一大批有能力,有头脑,谋实事、干实事的员工。在管理人员的使用上,集团公司始终坚持三条原则,即人品好,有能力,有事业心。公司严格要求各级管理干部做到: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廉洁自律、心胸宽广,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身先士卒,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讲究工作方法,切忌简单粗暴。

集团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集团总裁杨文耀多次强调:“人才是企业最大的资产,谁拥有优秀的人才,谁就是最大的赢家。”他坚持在创新中发现、培养、凝聚人才,通过建立一套人才的选拔、使用、激励机制,使企业成为群贤聚集之地。受杨总人格魅力和务实精神的感召,原市运输总公司的数名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和环节干部,陆续聚集到正道运输集团公司旗下,愿意与他共创一番事业。集团公司每年到大专院校和人才招聘会上广纳贤才。2007年以来,共录用大学生100余人,对他们生活上关心爱护,工作上充分信任。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成为中层骨干,有1人已成为集团高管。

特别是在2023年疫情刚刚结束,企业效益有所回升时,公司便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及时给集团管理人员每月涨工资500元,大大提振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集团公司始终坚持“员工是创业之源、发展之本,员工的向背,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生死存亡”。杨文耀主张在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管理上,以人为本,用关爱、平等、尊重、理想,把企业培育成为利益共同体,努力将员工的愿望、目标,融入到公司的发展战略中。特别是三年疫情期间,在企业没有收入的情况下,公司坚决执行国家“六稳六保”政策,多方筹措资金,坚持不裁员、不降薪、不欠薪,得到了员工的衷心拥护,企业上下拧成一股绳,顽强拼搏,度过了三年困难期。而且形成了员工热爱企业、企业关爱员工、团结奋进的团队精神,实现了个人价值与公司的和谐发展。

社会担当做贡献

在三年疫情期间,正道集团积极响应政府“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号召,组织协调人力物力,隔离病毒、不隔离责任,为社区体温检测人员无偿提供高级商务轿车,作为应急保障车辆;组织出租车辆运送核酸检测样本;组织客运车辆前往呼市接回鄂尔多斯市的学生,并从鄂尔多斯火车站又将学生送回到各旗区;全体党员开展抗击疫情爱心捐款活动,筹得款项全部上交政府用于疫情防控工作,彰显“正道人”的社会责任和大爱精神。

科学的管理赢得了社会信誉,辛勤耕耘收获了丰硕的成果。集团公司先后荣获“中国道路运输百强诚信企业”,“全市捐款捐物先进集体”,“东胜区优秀民营企业”等荣誉;2010年4月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安监局颁发的“2009年—2011年全区安康杯优胜企业”;2011年1月、2012年1月分别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安监总局颁发的“2010年全国安康杯优胜单位”、“2011年全国安康杯优胜单位”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安康杯优胜企业”,“鄂尔多斯市道路运输安全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杨文耀同志被鄂尔多斯市委员会、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评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工作者”,鄂尔多斯市劳动模范;2023年4月,杨文耀又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


轮值主编:韩好、成才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