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环保做成大众事业


2014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论坛现场,自然之友基金会理事长李楯发言。

【编者按】喝干净水、呼吸清洁空气、吃放心食品……这些看起来理所当然的事,实际上却没那么容易实现。抗生素超标、大范围雾霾、有毒大米……背后是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污染事件的不断爆发和治理的疲弱。在政府行政力量之外,一直有一股民间力量致力于改善中国的生态环境。2015年1月10-11日,2014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在北京举办,就“发挥环保民间组织作用,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进行广泛探讨。会议的分论坛二特别邀请阿拉善、创绿、环保基金会等机构,就民间环保组织获取资助及如何发展等问题展开深入对话。论坛由自然之友基金会理事长李楯主持。

环保事业需把公众动员起来

创绿中心,一个2012年成立的年轻环保组织,从2013年开始做项目,2014年已经做到全年性公益支出350万元,同比2013年度增长41.76%,人均公益性支出96438元,筹资效率的倍数同比增长了43.7%,年度撬动社会资源效率64.43%。而据创绿中心总干事钟峪介绍,他们的团队目前仅有23人,其中专职人员16个,兼职人员有7人,半数以上是环境科学专业出身,超过15位有海外留学背景。

创绿的愿景是:没有污染的未来,每个人能够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没有被污染的食物。其实这何尝不是每个人的心愿,更是正当的日常需求。“我们理解的公众参与是提供一种渠道和方法,让公众自己动员起来。” 钟峪说道。创绿设想,建立一个基于水信息共享的线上平台,当民间检测的数据累积到足够多的时候,就会形成一种跟政府互动的参照,去推动水质信息的进一步公开。“或许某天我们去到某个县城,打开手机,通过APP就可以查看当地的水质情况。”钟峪憧憬的这个未来,很受现场观众的欢迎。

民间环保机构希望增加非限定性赞助

不过谈到亏损的项目,现实的骨感便凸显出来。“去年我们做的回乡测水的项目,没有任何资助,完全自我研发、自我造血,看上去很美,但实际上2014年只完成了计划的60%,亏损9万多。根据财务核算,项目规模越大,我们亏损得越多!”所以即便跟资助方合作有着痛苦的经历,钟峪也渴求能有好的资助伙伴一起合作,她列举的标准有四:

第一,希望得到重视机构整体发展,能为民间环保NGO行业带来可持续推动的力量,而不是只是给项目限定性的支持。

第二,重视项目杠杆撬动作用。虽然资助方想看到亮点,但研究通常需要长期坚持后才能评估其后所有的社会化效应,所以希望资助方考虑在这方面长期观察培养。

第三,重视一些项目对行业的示范级推动作用,形成联动作用。比如“一杯干净水”项目,创绿创立一套标准化的机制,邀请全国各地的伙伴一起参加,这就形成了NGO的联动机制。

第四,愿意资助机构人员的培养,增加非限定性的资金支持,支付内部员工能力培训的相关费用,重视公益人的市场价格。

全透明运营获得资方认可很重要

对此,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庭建则发表了不同看法。他认为,非限定性捐赠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实际操作很难。因为这需要机构全部运营都要透明,经对方认可才能操作。环保基金会的操作方法是:每一笔经费都是与捐赠方谈好要用于做什么,并且每年都有年审,让对方来考察,如果对方认为自己做得规范,对方就会愿意继续捐赠。

对于资金的募集,来自中国社科院的研究员杨团认为,公募和私募有界限是好的。因为私募基金会的钱是自己的,怎么去追求目标,自己说了算。但是公募基金会要对所有的捐赠人负责,必须完全公开透明。“公募、私募各有各长,要放在特定的环境和谁去做,什么组织去做的条件下来考虑。”

企业家治理对公益组织至关重要

“阿拉善SEE公益机构由两个法人实体组成:在内蒙古注册得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和在北京注册的阿拉善SEE基金会。”来自阿拉善基金会的郭霞介绍了另外一种民间组织模式。

阿拉善SEE公益机构是由民营企业家群体发起成立的,以专业班子为起点,治理的主体是企业家。

“到2014年12月底,阿拉善在中国大概有370个会员企业家,他们每人每年向我们捐赠十万元作为环保公益的善款。阿拉善在全国有八个项目中心,这些会员也在各地推动当地的环境保护项目。他们的背后,又有很多企业、员工和客户,这些人也是一股力量。”在郭霞的介绍中,阿拉善很重视可持续发展。

阿拉善已经搭建起一个平台,使得环保公益人才、筹款人、捐赠人都能够得到很好地维护,品牌、筹款和资助业务能够得到循环可持续发展。结果便是“过去更多筹款来源于企业家的会费,这几年已经逐渐扩大其它资金筹款来源。”

同业支持促进行业成长

阿拉善不仅有效拓展了资金来源,对于同业的支持更是领行业之先。2012年启动的创绿家计划,专门支持成立时间在两年以内的新环保公益组织。到目前为止,创绿家平台已经支持了90个环保公益创业团队,且不限议题。具体支持方面,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提供专家支持,甚至是企业家支持,而这些企业家非常擅于在业务模式、经营模式和组织管理提供帮助。

“我们正在思考的是,在未来十年如何把手上的这三四百位企业家的员工、客户和更广泛的人群带入到环境保护的事业中来。如何把我们的资金、人群和NGO小伙伴们更好地整合,让大家更匹配地去发展。”郭霞憧憬的未来,也是行业的美好蓝图。

创意是资助申请成功的关键

对于“基金会怎么能更好地为自己筹资”这一话题,作为北京自然之友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的李楯无疑很有发言权。因为他作为清华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的教授曾经申请过项目,上世纪90年代作为美国福特基金会的顾问,还给一些基金会的项目批过钱。

“关键在于有没有创意,但不见得有创意一定能申请到资金。”李楯认为,创意是能否成功申请到资金的关键。但是好的创意要怎么体现出来呢?李楯给出的方法是:

首先,要有一个与众不同的项目建议书,要与众不同地针对问题,而非现象。第二,要分析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制度背景,及现有的方法为什么解决不了问题。第三,要给出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无论是要和企业谈判、抵制污染产品,还是提起公益诉讼、引发更多人关注,亦或是游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发挥作用,都要需要审视自身的方案针对性是否强,策略如何,切实可行之处在哪里,怎么样让公众参与进来。最后就是预算投入产出怎么设计,整体上能不能呈现一种说服人的能力。

要改变狭义善事的观念,把环保做成大众事业

李楯发出提醒,基金会也需要改善,要改变狭义的善事观念,因为环境生态保护是最大的善事,关系到人们的生存质量和子孙后代的幸福,不能只把目光放在项目上,为项目而活。

对此,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杨团评议到,这才是环保领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投身的真正原因。现在社会上环保项目火爆,即便有些不是单纯的环保事业,也一定有环保的因素和生态的因素。

“中国的问题是NGO做的任何工作,都被视为项目而非事业。事业要延续下去,第一靠人的头脑、认识、共识。第二靠组织行动。如果我们能更好地发动普通老百姓,我们的事情最起码成功了一半。”杨团提出,环保事业的发展一定要靠底层公众的觉醒和行动。”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