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二十九次南极科考队凯旋 创我国船舶航行最南纬度地区纪录

     本报上海4月9日电  (记者王有佳)圆满完成各项度夏科考任务的中国第二十九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今天乘坐“雪龙”号极地考察船顺利返回上海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

  中国第二十九次南极科学考察队自2012年11月5日从广州出发,历时156天,4次成功穿越西风带,总航程29000多海里,其中冰区航行6000余海里,并首次到达南纬75°7.2′,开创了我国船舶航行最南纬度地区新纪录。考察队由239人组成,队员来自全国64个单位。目前,还有40名越冬队员留守在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并开始了漫长的南极越冬考察。

  本次考察中,南极科考队分别在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雪龙船完成了53项科学考察任务和工程建设任务。

  在长城站、中山站及附近区,考察队顺利完成了生物、生态、地质、地球物理、空间物理、海洋、大气和环境、冰川、冰架等现场科学考察任务,完成了可再生能源微网建设、中山站新宿舍楼、发电栋建设工程、科研和后勤设备维护等站务工程。

  昆仑站队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地区昆仑站开展科考工作,历时58天,往返2500多公里,内陆冰盖考察队克服高寒、缺氧的恶劣气候条件,在多个科考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试钻深冰芯成功;在世界上率先获得第一批南极地区最大口径天文学光学望远镜观测数据;深冰探测取得重要发现,找到冰盖由底部快速“生长”的三维雷达图像证据;冰盖测绘、冰—气现代过程和生态地质学考察方面取得重要成果。此外,昆仑站二期建设和冰芯钻探场地建设也取得重要进展,加速推进了我国自主创新的冰盖考察后勤保障体系的建设。

  本航次大洋考察是我国“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专项”正式实施以来的第一个南极考察航次,共计获得6个断面64个站位的数据和样品,在参加的人数,考察的项目、时间、航程、质量和覆盖范围等方面,均创造了我国南极考察南大洋调查近30年来的新纪录。

  除了科学考察方面的成果外,第二十九次南极考察队还顺利完成了中山站物资卸运和新站选址等重要任务。在中山站期间,科考队克服了暴风雪带来的各种困难,共卸运各种物资2700余吨,并创造了自我国中山站建站以来输油管线最长和单次输油量最多的历史纪录。在南极罗斯海区域、内陆冰盖考察途中和南极毛德皇后地,考察队按原计划顺利完成了在南极新建考察站选址的调研任务,并初步确定了新站位置。

  

  链接

  我国计划新建两个南极科考站

  在东南极冰盖伊丽莎白公主地区域,我国将新建一个内陆夏季站。此次科考中,我国科考队员顺利完成了新站的选址调研。此外,我国还计划在南极新建一个常年科学考察站。

  目前,世界各国通常都是在无冰区建立永久性或半永久性的考察站,并派遣越冬队员和度夏队员赴南极工作。截至目前,我国在南极已经建立了3个科学考察站,其中长城站、中山站是常年科学考察站,昆仑站是内陆夏季站。

  

  科考成果大盘点

  本次考察中,中国第二十九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分别在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雪龙船完成了53项科学考察任务和工程建设任务,在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

  1 冰穹A成功试钻深冰芯第一钻

  冰芯被喻为“气候天书”,深冰芯更是好比化石,较完整地记载了远古时期的温度、降水等气候环境信息。

  此次考察中,我国科学家在冰穹A地区成功钻取3.83米的冰芯,实现深冰芯钻探零的突破,这标志着中国具备了开展深冰芯科学钻探的能力。

  科考队带回总长11.2米的深冰芯。中国计划经过4年时间,钻取超过3000米的深冰芯,以获得100万年以上时间尺度的地球气候与环境变化信息。

  2 巡天望远镜获取首批数据

  南极冰穹A是地球上绝佳的天文台址。中国自主研制的AST3南极巡天望远镜就架设在这里,是目前在南极运行的最大口径光学巡天望远镜。本次科考期间,科考队员首次获取巡天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去年3月15日至5月8日约2万幅图像。

  3 “极地漫游者”在南极走出第一步

  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台风能驱动机器人——“极地漫游者”在南极中山站附近冰盖上走出了第一步。

  “极地漫游者”可在风能发电驱动下实现不间断昼夜行走,可以跨越半米以上高度的障碍物,并在冰盖复杂地形下进行多传感器融合的自主导航控制以及通过卫星链路进行遥控,为中国未来建立智能机器人化的无人值守科考站奠定基础。

  4 深冰探测取得重要发现

  在此次科考中,科考队对昆仑站核心区域和断面关键区域开展了冰雷达强化探测,获得了迄今世界上分辨率最大的三维深冰结构和冰下地形数据,找到了冰盖由底部快速“生长”的三维雷达图像证据,为冰盖稳定性与海平面变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同时,科考队员成功运用国内自主研发的深部雷达系统和FMCW浅部高分辨率冰雷达等核心设备对冰盖进行探测。中国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

  5 完成环境信息最全面的大洋断面调查

  南极大陆被浩瀚的南大洋所环绕,科考队此次在东经73度断面上实施了物理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化学和生物联合调查,从水体、海底表层、浅层和中深层全面反映海洋环境变化的历史及趋势。

  初步探测显示,海洋最大的环流体系——绕极流的水体在变暖,同时位置向高纬度偏移,使南极冰水间的相互作用加速,这些都为了解东南极冰川消长历史及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分析生物及油气资源潜力分布状况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