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物业”试点在筑启幕 低空经济“花果园”模式呼之欲出

7月4日,莱仕康(北京)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与华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贵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倾力共建全国首个“立体物业”示范区,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探索亲民、利民、惠民的使用场景。

目前,公众对低空经济的感知、理解、参与和创新仍然不足,常限于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的研发生产、航飞拍摄和低空运输等与日常生活距离较远的领域。理解不足导致应用创新不足,低空经济尚未走入百姓生活,获得“群众力量”的加持。

2024年12月18日,被誉为“低空经济之父”的中国低空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莱仕康(北京)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昌东先生在深圳提出“立体物业”概念,引发业界广泛讨论和思考,多地已现试点落地。“立体物业”概念的提出和应用场景的开发正是打开低空经济“未来之门”的“金钥匙”。

“立体物业”是低空经济服务民生的重要抓手

“发展低空经济是我国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抢占发展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布局,兼具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立体物业’则是低空经济中最易被大众感知、理解、使用和创新的应用领域,最具‘人民性’。”徐昌东介绍,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物业管理中的交通管理即将从“管车”,转向“管飞行器”;高层建筑外立面管护也将告别危险低效的“蜘蛛人”清洗,采用“建筑管护机器人”;快递小哥“亡命急送”也将被无人机快递替代;超高层灭火救援也将不再“束手无策”;机器人立体安防也将实现空地协同,更好地保障业主安全……可以预见,“立体物业”将在贴近大众、服务大众中不断衍生裂变出更多新应用和新业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立体物业”运营的“花果园模式”呼之欲出

花果园位于贵阳市几何中心,一环和二环之间,建设面积2230万平方米,200余栋各类高层建筑,入住人口15万余户、约50万人,入住商家6万余家,日均人流量100万余人次。花果园内部规划了“六横六纵”12条城市一级主干道,包含7座隧道、21座桥梁和14座公铁立交桥梁。50条公交线路日均客运量约26万人次。地铁3号线在花果园片区设置了3座车站……作为“亚洲第一大楼盘”,片区建设体量、建筑密度,以及管理复杂性,花果园都是亚洲乃至世界首屈一指的,也是最能体现“立体物业”应用价值的典型区域。

“‘立体物业’的概念很新颖,莱仕康的计划也很务实,非常切合花果园的实际和管理需要。作为贵州‘大数据服务产业集聚区’,花果园具备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硬件条件和文化氛围。作为深耕花果园社区运营多年的企业,我们非常期待和坚信与莱仕康的合作,将为花果园的运营管理提质增效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和先进的模式助力。”华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富对合作充满期待和信心。

“2024年是低空经济元年,今年是低空经济‘腾飞年’,我们希望通过与花果园的合作,以‘立体物业’推动低空经济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给世界一个可复制的‘低空+’融合应用样板。”徐昌东目光灼灼地说道,我们还将以“3060”目标为指引,引进先进的生活垃圾和废物处理技术,让这个50万人生活工作的小区实现垃圾处理的绿色化。同时,针对高层居家养老,“护理机器人+直升机”的服务组合可以满足日常照护和急诊救护的几乎全场景需求,为提高使用经济性,我们将会同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医疗机构和设备生产商提供租赁服务,促进推广。

据介绍,签约双方将以莱仕康完整的飞行器制造、维修、培训产业链为基础,以先进的‘立体物业’运营管理理念为指引,充分运用华裕控股在花果园运营中积累的丰富数据和经验,聚焦无人机巡检、智能立体安防、智慧养老和载人飞艇观光四大应用场景,分期推进建设运营,逐步探索适合城市高层建筑密集区域应用的“花果园模式”,向全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为世界“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轮值主编:韩好、成才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