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青睐的“二十四节气”发源于河北武安“磁山文化”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有学者考证后认为,河北武安的磁山文化遗址是农历最早的发源地,“二十四节气”在这里形成。

 

1、国际气象界称誉“二十四节气”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早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这八个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后来到了《淮南子》一书的时候,就有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

二十四节气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农历二十四节气在磁山文化时期已初步形成,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此有过专门的学术论文。”磁山文化遗址博物馆副馆长、磁山文化青年研究学者张海江对记者说。

张海江随手拿出一本《河北科学技术史》,这本由河北省科技档案馆牵头,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现更名为河北地质大学)和河北省农科院等4家单位,20余名专家学者组成的课题组编写的著作中详细记录了“二十四节气”与“磁山文化”的渊源。

张海江翻到“河北地域原始天文知识的萌生”一章说道,“‘磁山人的原始天文气象知识’里详细对磁山农历最早发源地进行了阐述,可以说农历的二十四节气源于磁山文化。”

2、88座窖穴储藏14万斤粟谷佐证“磁山文化”有完善历法

 

张海江讲述,从1976年到1986年磁山文化遗址共进行了三次正式的发掘,考古人员发现了许多圆角长方形的粮食窖穴。1976年是在遗址南部开的方,1985年是在北部,1986年开的大部分在遗址的西北部,无论在那个方向开方发掘,都能碰到粮食窖穴,这让很多考古学者感到震惊。

后据统计,已发掘的198个窖穴中,有88个窖穴还保存有粮食,库存达14万斤。经过灰象法研究,专家们确定这些粮食的主要品种是粟、黍。“长期以来,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直到磁山文化遗址中这些窖藏粟谷的打开。”张海江说,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碳—14测定,这些粟谷确定距今7355年——10000年,亦即伏羲神农时代。

“这里发现的窖藏出土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实属罕见。可以证明当时农业相当发达,已经到连年有余的地步。”张海江认为,如此规模的窖藏粟谷,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历法,用于指导粟的播种、种植和收获,根本无法累积到如此程度。

 

张海江表示,粟是一种耐旱作物,生长期短,有坚实的外稃,极耐储藏。就目前磁山文化遗址中发掘出的储粟窖穴,可以推断当时粟作物已是当地先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而且这些粟谷是除人、牲畜所吃剩余之数。

中国著名考古专家夏鼐曾评价:“磁山遗址的发现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它为研究和探索我国新时期时代早期文化提供了丰富、宝贵的地下实物资料。”海量储粟窖穴的发现,不仅修正了考古界粟起源于印度、埃及的论点,也把我国种植粟的年代上溯了2000年。

张海江讲述,早在磁山文化时期,这里的先民已经结束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开始了从事农业生产,他们在长期采集活动中,将野生植物“狗尾草”驯化成栽培作物“粟”,将山林砍倒烧光,从“焚而不耕”的火耕农业进化至“翻土耕种”的锄耕农业阶段。而在当时的气候、地理环境条件下,只有确定合适的种植节气,粟才能有如此大的收获量。说明磁山先民在种植粟作物的过程中,掌握了气候的规律,按季节进行点种、管理和收获。

3、磁山先民创制“陶蓍草器和圭盘”用于制历划节

 

在磁山文化遗址博物馆,张海江向记者展示了出土的圭盘、占蓍草器两个制历划节的文物。

圭盘,圭卜日影之数,是对一年四季阴阳变化的“制器”。圭,用土或石制成一个中心可插术杆的圆盘,一年四季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尽在其中。

张海江讲解,以上皆指女娲时代圭卜日影,制历、划节、定十二时辰,把农业必须解决的时节、历法、天象、物候等科学推向一个应用如神的高峰。而磁山文化同伏羲、女娲正好处于同一时期。

占蓍草器:它是“立竿见影”以测“日”的插竿基座,也就是说明用来测日影长度以便掌握时辰、节气,以便祭祀、占卜指导农作。

张海江描述,磁山文化时期,有一个或几个磁山先民,总守在这个占蓍草器旁边,一年四季不停地把日月走过的影子,用陶丸球等符号记载下来,告诉部落头领,何时种植,何时收割,何时风雨弥漫,何时阳光灿烂,何时用于祭祀。

张海江表示,磁山文化遗址,代表了新时期时代早期中段以后的文化面貌,它下接“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填补了我国新时期时代早期研究的空白,使我国新时期文化遗存形成了比较完成的系列和链条,在我国新时期考古学上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圭盘和占蓍草器同时在磁山文化遗址出土,说明伏羲时代“作甲历、定四时”在磁山文化时期已初步形成,也直接证明了农历二十四节气由此而来。

磁山文化在中国乃至世界农业文明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历史上,以谷作为核心的北方农耕文明与以稻作为核心的南方农耕文明,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两大分支。从这个意义上说,磁山文化开启了中国谷作文化的先河,奠定了谷作农业发展的基础,是中国北方谷作文明的发祥地。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