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韩亨林先生散文拍摄的《白云山感怀》来看看他与白云山的渊源

880E0AA8-9BEC-4072-9507-FD127BC07096.jpeg

        本片是根据韩亨林先生的散文《白云山感怀》拍摄而成。已故著名书法家刘艺先生说此文的文笔极近于《岳阳楼记》。 神圣的白云山位于陕北佳县,集自然风景和人文魅力于一身。感谢韩亨林先生将视频分享给我们,使我们能够饱览白云山美丽风光,领略白云观深厚文化,觉悟人生真谛。

白 云 山 感 怀 

 韩亨林

DBB921C1-2C5B-4CC7-AE01-E37389DBD470.jpeg    佳县的白云山,是晋陕蒙交界尤其是陕北人民心目中的一座神山,特别是在缺医少药的建国前,她更是人民群众保护神的化身。几乎所有的孩子出生后都被她“保锁”护佑过,我自然也不例外。从一出生开始,白云山就仿佛与我结下了某种缘分。

       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听父老长辈们念叨白云山,在我懵懵懂懂间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稍微大些的时候,就知道乡亲们在偏僻的山沟里向遥远的白云山祈祷、许愿,每年村里都要派一个代表去白云山朝拜、还愿。有些时候,我和小伙伴们跟在朝山的人后面走上一两里地,撒欢起哄,想跟着去开开眼界,直到被大人赶回来为止。从那时起,就有一个念头,有朝一日,一定要亲自去看一看。直到在榆林行署工作时,我才如愿以偿。后来又多次登临白云山,都有新的认识和感悟。

       天下以白云为名的山,不计其数。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羊城第一秀”的广州白云山。天下以白云为名的观,也不计其数。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道教全真三大祖庭之一、现为中国道教协会驻地的北京白云观。佳县的白云山白云观,山观一体,天下恐无其二。她比广州白云山多了一份宗教的魅力,比北京白云观多了一份自然的气息。她点缀于幽深雄奇的晋陕大峡谷之间,有“关西名胜”、“黄河明珠”、“西部神山”之誉。东滨黄河,千年沧桑随波而去;西望大漠,多少英雄征战长眠;南去延安,革命圣地十载孕育;北有阔野,能源重镇坐落于斯。七百余级蹬道犹如天梯,直上凌霄;近百处古建筑依山而立,气势恢弘;五十多座庙宇庄严秀美,自成格局;众多碑刻、壁画、雕塑丰富多彩,技艺精湛;更有四百年道教音乐传承至今,誉满华夏,堪称白云神韵,圣境仙乐。

        山上四季白云缭绕,云翻雾涌,时而如奔腾万马,时而如出海蛟龙,时而如粼粼碧波,时而如耸立山峰。悠忽间,一如众神排列,端坐云顶,瞬间又飘然而去……而不同节令,又别具特色。春可闻山花烂漫,夏可以避暑静心,秋可尝红枣甘甜,冬可睹原驰蜡象。

       山上终年游人不断,每逢三月三、四月八、九月九,宾客更盛,以十万计,纷至沓来,赶庙会,通物资,览胜景,观文化,求签,许愿,看戏,会友,数百年来经久不衰,规模、影响居陕晋蒙宁甘五省区之冠。

       山上全天皆有可观,而不同时间,又各有新意。清晨之际,云遮雾罩,朦朦胧胧,亦真亦幻,双岭如龙,头扎黄河,尾插青天,恍然间似乘云气,御飞龙,有姑射仙子在侧,逍遥游于四海。旭日东升,云蒸霞蔚,初阳红光,层林尽染,顿感生机弥漫,朝气蓬勃。云开雾散,白日青天,可肆意徜徉,眺悬天古城,九曲黄河,览宫观院落,亭台楼阁,瞻雕梁画栋,华壁飞檐,赏秦腔晋韵,道乐仙曲,引人感喟遐思,流连忘返。夕阳西下,携三两友人,观黄河落日,品美酒佳肴,议天下兴亡,说家长里短,叹人生天地。月明星稀,万籁俱寂,惟有山虫轻歌,草叶曼舞,清风和鸣,泉水叮咚,为省身悟道、天人感应绝佳之际。

       白云山有很多历史传说,特别是白云观创建、康熙帝巡游、毛泽东抽签三则,发人深思,令人感悟。

     《佳县志》记载,明万历三十三年,即1605年,终南山道士李玉风到白云山,结庐而居,采药治病,设化教民,普济众生,被尊为玉风真人。白云观便是在他主持下开始修建的。而民间有一传说,玉风真人是南宋名臣、大理寺卿周三畏,他以忠义正直、不肯残害岳飞闻名于世。周三畏与玉风真人所处时代相差四五百年,传说显然与历史不符。但玉风真人周三畏的故事,仍然代代相传,很多人宁信其真。这一传说,不仅反映了当地百姓对忠义正直的坚守和推崇,还告诉人们,忠义正直之士必将流芳百世,永垂不朽,甚至成仙成圣。忠奸善恶前例在,何去何从君自知。

        当地故老相传,清康熙帝曾微服私访,途经佳县,忘情于白云山,乐不思归。这一传说,未知有无信史可考,还是纯属后人杜撰。但细思之,甚有深意。帝王将相,达官显贵,看似高高在上,权势熏天,呼风唤雨,实则无一不在枷锁之中,受制于名利权位,殚精竭虑,忧思劳神,心为形役。所以,有的人向往庄子,“乘彼白云,至于帝乡”,逍遥于天地之间。有的人向往陶渊明,“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像先贤那样追求精神的富足,而不为五斗米折腰。人生真正的快乐在哪里?各人有各人的判断。

       毛泽东在白云山抽签的传说最为著名,在当地妇孺皆知。1947年秋,毛泽东转战陕北来到佳县,农历九月九到白云山逛庙会,在真武大帝像前抽得一签,曰“上吉,日出扶桑”。之后果真应验,日出扶桑天下红,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这个红太阳很快就照亮了全中国。与其说这是天意所授,还不如说这是民心所向。只要我们中国共产党人一如既往地践行宗旨,谋发展,促和谐,反腐败,必能顺民心,得“上吉”。民心就是天意。

        记得1980年,在同行老同志的带领下,我也在白云山抽了一签,为上上签,不胜欣喜。当时爱妻有孕在身,所以为母子平安而求。果不其然,三月后喜得麟儿。虽知此事与神明无涉,但心中对白云山的感佩敬畏之情还是不禁增加了几分。

       进京后,总难以割舍对故土的依恋,总想为故乡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在经常为故乡的发展奔走、联络之余,我最乐于做的,便是用心、用口、用笔,宣传故乡、宣传白云山。仿佛一个义务宣传员,经常跟人讲白云山的故事,引以为豪,至今不辍。在自己数十年的书法艺术生涯中,从来没有其它任何题材如白云山这样书之不尽。这几年,先后用不同书体,创作了三本有关白云山的书法集。这不是艺术创作的简单重复,而是自己对故土那浓烈、深沉、永恒之爱的挥洒、凝练和升华。通过这些作品,我感觉自己与白云山又多了一份不解之缘。

       “富贵非所愿,帝乡不可期”。我想,白云山之所以能经风历雨四百多年,盛名不坠,香火依旧,甚至有更为昌隆之势,其根本绝不在于保人富贵、佑人成仙,而在于促人澄心静意、积德行善、惜福养生,在于导人顺应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不管是佳县的白云山和白云观,还是其它地方的白云山、白云观,不管是道教,还是其它宗教,乃至一切文化、哲学、艺术,其根本都应在于此。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白云山文化精髓所在。

2D64D8CD-E3E1-4ABD-B137-D6CBF1320150.jpeg但得心清行善事,天下何处不白云。

作者简介:

韩亨林,笔名山人,号聚雅堂主,1953年生于陕西靖边县。中央纪委驻司法部纪检组原组长、司法部党组原成员,十八届中央纪委委员。韩亨林自幼习书,四体皆能。1992年以来,先后组织了《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中华当代文化精粹博览会》等全国书画大展,先后任中华清风书画协会副主席,海峡两岸书画印名家联谊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六届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维权鉴定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画院名誉院长,北京林业大学兼职教授、经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国学教育中心名誉主任,延安大学兼职教授,榆林学院兼职教授,北京书法院顾问,《书法导报》顾问等职。书法作品多次赴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交流展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法治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测绘报》、《人民画报》、央视书画频道、艺铭东方、《陕西日报》、《美术报》、《中国书法》、《中国书画》、《书法导报》、《大公报》等数十家媒体作过专题报道。作品被中央政法委等机关和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等多家场馆收藏,并选刻于全国多处碑廊、园林,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印制发行了《中国传世名家名作大型系列邮册〈韩亨林书法作品〉》。编著出版了《韩亨林硬笔书法》、《韩亨林硬笔书法〈中国古代廉政名言集锦〉》、《韩亨林书法选》、《韩亨林隶书〈白云山赋〉》、《韩亨林楷书〈重建白云山三大殿倡议书〉》、《韩亨林行草书长卷〈奥运赋〉》、《韩亨林楷书、隶书、魏碑、行草书〈白云山记〉等系列书法集》、《韩亨林隶书〈道德经〉》、《韩亨林隶书〈峨眉山赋〉》等著作。

韩亨林行草书长卷《奥运赋》在2008年中央电视台等单位举办的“10·17国际消除贫困日主题晚会”上拍得232万元,全部用于贫困地区小学操场建设,在书法界和慈善界受到广泛赞誉。被中国艺术市场年度(2009-2014)书画排行榜评选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百位书法家”、“中国最具升值潜质十大书法家”。被评为“2012中国硬笔书坛年度杰出影响力人物”。

韩亨林书法艺术受众广泛、雅俗共赏,在社会各界备受推崇。沈鹏等书坛大家和郑欣淼等文化名宿以及知名人士撰文评论,给予极高评价。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书法导报》社社长王荣生先生编撰了《韩亨林书法艺术研究》一书,以供书坛同道和书法爱好者学习、研究之用。



轮值主编:韩好、成才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