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朝“母亲河”排毒

              

          黄河,仅占全国河川径流2.4%的有限水资源,却滋养着全国12%的人口,灌溉着15%的耕地,还承担了50个城市的供水和远距离调水的20%。然而,由于沿岸能源、重化工、有色金属等高污染企业的肆意排放,我们的母亲河已身患重症,近80%的河道遭受污染,水生物濒临灭绝,生态系统严重破坏,直接威胁到亿万人民的饮水安全!人们不禁要质问,谁在朝“母亲河”排毒?

  


                  鱼犹如此,人何以堪!
 

      40公里黄河竟有30个排污口

  兰州南滨河路,是兰州人引以为豪的“黄河40里风情线”,是兰州市不惜巨资打造的全国最长的带状公园。5月25日,记者在这里却耳闻目睹了黄河污水横流的实景。一位正在锻炼身体的老人  说:“70年代的时候,兰州市民还能直接从黄河里取水饮用,现在不要说是喝水了,就是洗个手也感到发粘。”记者顺着老人注视的地方看去,只见河堤边缘的水与黄河中间的水有明显色差。人未走近,先闻到阵阵扑面而来的恶臭。近前一看,从河堤底部伸出一个直径足有半米的排污管口直对黄河,令人作呕的酱色污水竟直排“母亲河”。而此地距兰州市七里河桥排洪沟仅数十米。
 
  据了解,在这段仅40公里的沿黄通道沿线,隐密和暴露的排污管至少有30个以上。一些隐蔽处还成了无人看管的露天公厕。花巨资打造的风情线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河段呢?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黄河流经其境内的甘南、临夏、白银、兰州等4个州市,全长913公里,占黄河干流河道总长度的16.7%,担负着为中下游提供净水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甘肃省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水污染的治理措施,包括关停取缔了一大批严重污染环境的小造纸、小染料等国家明令禁止的“十五小”、“新五小”污染企业,但却收效甚微。记者从全国人大常委会水污染防治检查组日前对黄河甘肃段的执法检查中获悉:2004年黄河甘肃段污水排放量为2.12亿吨,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达6.89万吨,并且污染仍在继续……

  兰石化每小时排污3550吨

  5月26日,记者来到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长达26.77千米的油污干管的排污口。只见油腻腻的污水裹带着泡沫不断涌出,方圆1公里范围内,气味刺鼻,臭气熏天。据当地人介绍,上个世纪50年代,这里的滩边遍布红柳、芦苇,栖息着斑头雁、高原山鹑等十几种水鸟,自从修了这个排污口后,附近农民用黄河水浇的菜被严重污染,红心萝卜变成了黑心萝卜,辣椒、黄瓜、茄子和果树烂根坏死,连以前经常光顾的鸟类都迫不及待地逃走了。

  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是西部地区最大的炼油化工联合企业,2004年每小时消耗新鲜水达3740吨,外排污水每小时为3550吨。据3月底黄河上游水环境监测中心对兰石化公司排入黄河的污水取样检测,悬浮物超标2.7倍,石油类污染物超标2.26倍。

  5月27日,记者来到距兰州市区约40公里的兰州新西部维尼纶有限公司。据知情人员介绍,该公司用水量大,其清洁水厂设计标准低,污水不能完全处理,且排水管网清污分流设施不完善。记者在知情人员的带领下,强忍着空气中四处弥漫、令人作呕的酸臭味,艰难地探寻排污出口。在距离黄河约60米左右的地方,先后发现4个流淌着酱黑色污水的管口。这些源源不断的污水泛着白色的泡沫,夹带着泥土,肆无忌惮地流向“母亲河”。据3月底黄河上游水环境监测中心的检测结果显示:这些排污口所含污染物均不同程度超标,有些甚至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10倍以上。

  “中国铜城”排污超标33倍

  5月28日,记者来到享有“中国铜城”之称的白银市。黄河在白银全长214公里。2004年黄河白银段废水排放量为0.32亿吨,化学需氧量为1.21万吨,分别占黄河甘肃段的15.1%和17.6%。

  白银市白银公司是我国“一五”期间建设的重点项目,开发建设50年,但企业技改投入严重不足,铜冶炼硫酸系统用的仍是以前的单转单吸落后工艺,有色重金属废水处理还未达标,对黄河水质构成威胁。

  白银市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组日前对白银市8家硫酸厂的检查结果显示,8家企业年排放的163万吨酸性废水经简单沉淀后排入黄河,对黄河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这位负责人还说,白银有色铜业公司年排放的346万吨废水,也是只经过简单处理就排入黄河。这些废水中含有铜、铅、镉等多种重金属,其中有些重金属含量超过国家排放标准的33.41倍。

  包头段随处可见死鱼蛙

  沿着黄河古道,记者深入到黄河包头段境内,所见所闻更是触目惊心。

  黄河水自古以来是“黄”色的,然而在包头九原区附近的麻池黄河岸边,记者看到的却是黄河边泛起一道道类似洗衣粉水的白色泡沫,有的地方类似酱油色。当记者挽起裤腿、走进河边的时候,与记者随行调研的中学生北荟惊叫起来:青蛙都死了,好惨啊!记者发现死在岸边的几条青蛙都吐着舌头。北荟判断说,它身上没有伤痕,为什么吐出了舌头,是因为中毒死了。有十多年养羊经验的老张说,青蛙是水生动物中生命力最强的一种,它都如此,人更何堪?老张说,他养的200多只羊,因为喝了黄河岸边的污水,毛儿都掉光了,牙齿变得又细又长,吃草无法咬合,饿得皮包骨,已经有110多只羊死掉了。就在离死青蛙不到15米远的地方,我们又发现水里飘浮着一条条肚皮朝天的死鱼。看到死鱼,包头土右旗五犋牛村、团结渠电力扬水站职工周秉孝说,有个姓乔的老农民,去年在扬水站附近每天打捞100多斤黄河鲤鱼,大多数半死不活,他拉到城里,以优惠价卖给了各大酒店,“嗨,城里人哪想到吃的是中毒的死鱼呀……”

  污水浸泡过的耕地颗粒无收

  刘全权承包着红旗农场的200多亩土地,2001年,由于附近一个重工业生产厂排放出的污水污染,其中80多亩玉米颗粒无收,40多亩翠绿的杨树全部烧死了。原本好端端的土地,由于污水的浸泡,地表面发黑,地下30多公分结成了厚厚的土坷垃,至今不长一根草。农民尹小武的耕地里也同样是污水横流,50亩玉米颗粒无收,夫妻俩坐在田头抱头痛哭。尹小武的妻子抹着眼泪告诉记者,政府再要是不管,农民真的没法活了……

  面对这些可怜的农民,政府发话了:要保护农民的利益,并责成排污厂家给农民合理赔偿,否则坚决依法惩处。然而农民每亩年收入600多元的耕地只得到补偿二三十元。企业老板说,你觉得赔偿少了,不服,上法院告去。农民进城告状,都是自己赶着马车或开辆三轮车,风餐露宿,为的是省钱。要打官司得请律师,农民想也不敢想,只好忍了。

  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在流经包头境内的黄河段两岸,有生产稀土的企业六家,生产水泥、化肥的三家,也有生产铝锭、钢材的大型企业。这些企业排污标准都没有达到国家环保要求,他们排出的污水横流了10多年。在包头麻池乡到黄河北岸,记者看到了一条宽20多米、长30多公里的污黑的臭水河。周围的农民说,刺鼻的臭味能传出10多里,他们已经习惯这种味道了。这些企业所排出的污染物使两岸的耕地变成了白花花的碱滩,有上百万棵优质树苗或成材树被烧死在地里。污染到底给农民造成了多大损失,谁也没有详细统计过,仅刘全权一家粗略计算,近五年来,因污染造成的大片树木死亡、玉米地无法耕种、牛羊喝污水致死等损失,就达70万元。

  利益均沾助长排污胆量

  包头是国务院首批确定的国家重要的基础工业基地之一,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包头市辖9个旗、县、区,人口203万;其中5个旗县区靠近黄河岸边,包头既是黄河污染的受害者,又是黄河污染的制造者。它的双重角色,也恰恰体现出黄河治污难度之大。据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提供的数据:2004年黄河内蒙古段符合规划水质标准的三类水质只占总水量的10%左右,五类水质已经超过了40%。

  包头作为一个工业城市,多年来,市政府不得不扶持各类排污企业的发展。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们就有如此提法:“宁愿被呛死,也不能被饿死”。尽管稀土、钢铁、化肥等许多排污企业给包头造成了污染,但这些企业每年给包头市政府上缴利税占财政总收入的85%以上,有的旗、乡、镇财政收入主要是靠一些排污企业支撑的。有个别乡镇的招待费、干部的手机电话费是排污企业给主动支出的,个别基层政府与排污企业形成了一种“默契”,因此,心照不宣,在污染事件中扮演着既尴尬又不光彩的角色。

  期盼早日重现一湾净水

  工业污染一直是黄河水污染的“元凶”。据国家环保总局调查估算,黄河流域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在115亿元至156亿元。自1993年以来,黄河流域发生较大水污染事件40多起。去年6月26日发生在内蒙古河段的水污染事件历时11天,340公里河道水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包头被迫停止从黄河取水103个小时,直接经济损失1.39亿元。记者在调查中得知,在黄河包头段南北两岸(包括鄂尔多斯境内),约有150多万群众深受黄河污染之苦,每年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近1000万元。

  黄河甘肃段则是甘肃省经济和人口的主要聚集区域,全省46%的国民生产总值和58%的工业生产总值集中在黄河沿岸地区,全省纳入环境统计的工业企业达3204家。据黄委会上游水环境检测中心2003年对黄河甘肃段70个重点入黄排污口的监测结果表明:年入黄量在500至100万立方米的排污口有26个,其中兰州段为18个;常年排污口有67个,间断性的有3个,其中暗管有41个,明渠有29个;工业废水排污口26个,生活污水排污口28个,工业废水为主混合排污口有4个,生活污水为主混合排污口有12个。在黄河甘肃段排放污水由来已久、岿然不动的远不止记者以上采访的几家企业。

  记者在污染最严重的甘肃至内蒙古河段采访,感受最深的是黄河从上而下,每一个城市都是一个大污染源,在兰州、白银、包头等地,处处都有大大小小的排污口,浑浊不堪的污水肆无忌惮地流进黄河。与这种排污并存的是,几乎处处都在“喊苦”。上游排放了污水,下游吃苦受罪,同时下游仍要排污,再受二次污染。如此循环,处处都有切肤之痛。

  污染加重的黄河,不仅影响了沿河地区的工农业生产,更为严峻的是直接危及到了生态环境和沿黄百姓的饮水安全。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生命之泉何时能再现一湾净水呢?(韩雄亮 图/文)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