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雄亮专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马逢国先生

香港立法会议员全国人大代表马逢国接受两会特派记者韩雄亮专访
       
马逢国,男,1955年7月出生,香港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毕业,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第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

      两会特派记者:各位网友、观众朋友大家好!我是人民日报海外网两会特派记者,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到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娱乐主流传媒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马逢国先生。您好,马代表。
         马逢国: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两会特派记者:接下来,我们就海内外网友比较关心的话题与您进行一番探讨!您是从美丽的香港来到了春寒料峭的北京首都,不知道您能不能适应三月份北京的这种天气呢?
马逢国:其实我不是第一次来北京了,我也是常来的,这一次我们运气不错,也是碰到北京比较好的天气!前一阵子的雾霾,我们刚好错过。所以我们觉的还是很好,气候也是很暖和的!
       两会特派记者:您参加这次两会有哪些具体的感想跟我们网友分享一下?
       马逢国:我的感想对比以前,我觉得这一次很多方面都比较务实,包括在会议时间已经剪掉(缩短)了很多,进行了一系列节约的措施,我的感受很深。另外呢,政府的工作报告也是有一定的压缩,客套话、客气话很少,都比较务实,包括总理的发言、其它的报告都比较精简,我觉得一方面是精简,另一方面是务实。也给我们发送了大量的背景资料,我觉得这个方法是很好,可以提高会议的效率。另外,大家也少了很多交际应酬,所以也可以更集中的来聚焦讨论国家大事。
       两会特派记者:我们香港召开议员大会或者是群众集会的时候有没有过比如说限制其他社会车辆通行、封道这样的情况。
       马逢国:其实这个在其他国家我也碰上过,并不是很新鲜的事情。所以这一次我们大会对此也是做了一些约束。对市民的生活尽量减少对市民的干预,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两会特派记者:美丽的香港不仅是世界的金融之都,我认为也是世界的生态文明之都,从立法的角度来看,香港是怎么来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呢?
      马逢国:香港市民还是对生态有很多不满的地方,还认为生态环境是可以更好的改善。香港的生态有几个方面,自身的立法现在也是逐步完善了,而且市民的心理也慢慢建立起了一个环保的观念。因为香港这个地方很小,跟深圳是挨着的,水也是连在一起,大气也是连在一起,所以香港的环境保护的工作不能独立去做,所以这次我也带了一个建议来就是说香港环保的具体措施,政策必须要跟整个珠三角和广东一起来考虑,一起来合作来做,当然我们那边也有自身的一些事情可以做的更好,比如说生态文明,我们有我们自己的郊野公园,现在香港虽然说有一千平方公里,但我们真正开发的只有两百平方公里,大概有百分之八十多的土地处于相对原始的状态,还没有开发的。
      两会特派记者:您是香港两届的立法会议员,又是我们全国人大的三届连任的代表,我想问您一下香港的法制建设和大陆的法制建设您认为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香港有没有发现权大于法的现象?
      马逢国:我感觉这方面虽然我们用不同的法治,我们是用普通法,大陆用大陆法,但是从法治建设来说香港走的比较前,因为以前我们是沿用英国的一套,那个法规已经有一百多、两百年的历史,香港曾经作为一个殖民地,也有一百年的历史,所以它的法规是比较完善的,执行的也相对来说已经规范了,而且任何事情它也是基本上实行一个依法治港,这个是一直沿用下来,所以不可能存在权大于法的情况,因为所有的权力都是通过立法来授予政府,或是有关的法定团体来执行的,所以香港都不存在这个,跟内地不一样,内地的法制是最近这三十年慢慢建立起来,所以呢,有一些地方可能还存在问题,但是我的感觉呢,通过我参与的三届的人大代表,我是看到那个进步,看到那个非常快,而且立法的水平指数也是非常好,关键是如何执法,执法包括执法的力量,执法的水平,还有就是执法的能力。
        两会特派记者:昨天张德江来参加来参加咱们讨论组,您对张德江常委的个人印象是什么样的呢?  
        马逢国:我的感觉非常好,印象很深,第一,他是非常熟悉香港的情况,所以涉及到香港方面的工作,我觉得他会做的更好;另外呢他也是能够从很多方面考虑问题,展望未来,他也是给人家感觉信心满满的,大家对他的印象非常之好。

        两会特派记者:好的,非常感谢马逢国代表接受我们的专访,期望我们明年的两会再见。(2013年3月11日于北京饭店代表驻地摄影 孔保新)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