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落户中国

 

韩长赋回顾了中国与国际马铃薯中心长期友好合作的历程,对双方前期合作和取得的成绩表示高度的认可。

 

韩长斌指出

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的成立,是双方合作的一个里程碑,将为今后开展更广泛的合作提供一个新平台。

 

这个重要国际组织落户中国,标志着中国在不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中国政府将积极支持亚太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努力推动建成世界一流、学科齐全、装备精良的国际化区域化薯类作物研发创新中心。

 

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将为中国及亚太地区的薯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将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和推进国际扶贫开发做出新贡献。

 

 

林克庆

亚太中心基础设施初步建成,这是双方在薯类科技合作中迈出的重要、坚实、具有历史性里程碑意义的一步,要真正使其在中国和北京生根、开花和结果,仍需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等的大力扶持。

 

国际科研机构落户中国、落户北京尚属新事,需要精心呵护和周到关怀,这不仅是东道国的责任,也是北京作为世界城市的担当。

 

 

魏蓓娜

魏蓓娜特别感谢中国政府、农业部以及北京市人民政府为建设亚太中心投入的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亚太中心在中国的建立为国际马铃薯中心迎来了新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在未来的日子里,国际马铃薯中心一定会努力工作,以新的研发成果回报中国、造福亚太和世界,为提升国际粮食安全水平做出新的贡献。

 

 

 

 

 

 

2010年,农业部代表中国政府与国际马铃薯中心签署了《东道国协议》。五年多来,农业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与国际马铃薯中心密切配合,在中央相关部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努力推进亚太中心筹建工作。

 

如今,兼具科学实验、行政办公和后勤保障、总建筑规模12000平方米的大楼已经在延庆初步建成,这是中国政府兑现国际承诺,向国际农业科研体系做出的新贡献,是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推出的新思路,也是保障亚太地区薯类科学研究、产业发展推出的新举措。

 

亚太中心建成以后,在中国和亚太地区努力选育适应地域环境特点的新品种,提高地区薯类总体生产能力和产出水平,并将成为一个设施设备先进、人才聚集的创新平台。

 

中国政府将通过努力将其建成国际农业科研合作的典范,加强和国际农业科技机构的合作,使国内农业科研水平更上一层楼。


本网部分文稿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本站整理发表的目的在于公益传播,分享读者。
如您不愿参与公益共享或认为权益受到侵犯,请与编者联系,我们核实后积极回应诉求并及时删除,谢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相关文章